無固定站點、無固定路線,乘客看到車輛,只要招招手,司機就會停車,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載你到服務范圍內的任何地點。《都市快報》5月24日報道,杭州公交集團發布消息,杭州將開通“招手即停”的穿梭公交巴士。第一條穿梭公交巴士線路,在丁橋區域率先運行。
事實上,“招手即停”的巴士在深圳、成都、南寧等城市已有先例。此次杭州公交的同步跟進,無疑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公眾的出行需求。
不過,這又何嘗不是疫情倒逼之下的一次公交服務再升級?
2020年初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城市公共交通客運量大幅下降,公共汽(電)車首當其沖。數據顯示,2020年,浙江省公共汽(電)車客運量較2019年下降了35.63%。從需求側的角度看,伴隨疫情而來的各種限制措施,讓人們從客觀和主觀上都減少了出行需求。同時,為了降低被感染的風險,人們在出行時會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由此也給公交運營企業帶來巨大沖擊。所幸,城市公共交通屬于政府購買服務,能享受到一些政策上的補貼。
但是,公交集團畢竟也是企業。乘客數量的銳減,無效投放的增加,很難讓管理者“高枕無憂”。曾經,公交車以能提供最大載客量、票價低廉為優勢,早晚高峰“擠公交”成為站點上的一道道風景線;而如今,公交車速度慢、靈活性差等缺陷,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暴露得愈發明顯。現在的蕭山街頭,已經幾乎看不到滿座的公交車,有的甚至成了“敬老班車”。特別是往返于城鄉的一些線路,班次密度小、準點率低,等一趟車半小時起步,這樣的“時間成本”很少有人消耗得起,空車運營的情況自然也屢見不鮮了。
當然,即便沒有疫情,隨著城市軌道交通的不斷發展,私家車保有量的日益增長,公交服務如果不轉型升級,遲早會面臨客運量逐年下降的“窘境”。現實種種,都是對公交運營管理者的拷問:如何更高效地配置資源?如何更合理地優化公交線網?如何為市民提供更便捷、更優質的出行服務?
近些年,杭州相繼推出過觀光巴士專線、企業通勤專線、社區巴士等一批定制公交服務,這次推出的“招手即停”巴士,是對社區巴士的再升級,被稱為“社區微公交3.0”版本。它既體現了“響應式”的人性化服務宗旨,也比普通的公交專線更具靈活性和可達性。以至于有人認為,“招手即停”巴士抄襲了出租車的運營模式,只不過它比出租車更實惠。
不論“招手即停”巴士的實際運營效果是否能達到預期,對于政府和公交運營企業而言,在疫情常態化背景下,在老百姓對早晚通勤、跨區出行、觀光旅游等多樣化出行需求日益增長的形勢下,不斷創新和提升多元化的公交服務,將會是一道長期的必答題。畢竟,讓老百姓樂享其“乘”,才是公共交通的終極目標。
上海國際客車展獲悉,印度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注冊了2100輛電動巴士,與當年前五個月的1571輛相比增長了33%。這一增長勢頭,尤其是在6月份尤為強勁。 據政府公開數據,五家制造商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PMI Electro Mobility在半年排名中領先,交付了542輛電動巴士,市場份額為25.8%。其業績主要得益于春季月份的表現,僅4月和5月就貢獻了超過60%的總交付量。緊隨其后的是Switch Mobility,交付了503輛電動巴士(占24.0%),第一季度的表現穩定,在4月份短暫暫停后,6月份出現了強勁反彈。 Olectra Greentech以366輛(17.4%)的銷量位列第三,整個學期保持穩定的交付速度。JBM Auto在六月強勢回歸,注冊了111輛,占其本季度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該公司共售出298輛,市場份額為14.2%。 曾經在印度電動巴士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塔塔汽車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登記了132輛(占6.3%),相比其在2024年的領導地位(當時登記了超過1400輛電動巴士),這一數字顯得較為平淡。 在新興制造商中,Pinnacle Mobility Solutions 憑借 126 輛的銷量獲得了關注,這些銷量幾乎全部是在六月份取得的。盡管在第二季度沒有出現,但 Aeroeagle Automobiles 在 2025 年初的幾個月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