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領域是國內氫能產業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日益擴大的氫燃料電池市場也增加了對加氫站的需求。目前國內已建成加氫站420座,已運營加氫站265座,2023年新建加氫站55座,新建即運營加氫站40座,累計供氫能力達到208噸/每天,加氫站覆蓋29個省份。
據公開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燃料電池汽車銷量達18371輛,根據各省市規劃,到2025年累計規劃推廣數量約116900輛,遠超5萬輛保有量的目標,加氫站建設目標為至少1000座,市場缺口巨大。
國內加氫站按照氫氣來源分,加氫站可分為外供氫、站內制氫;按加注壓力分,可分為35MPa,70MPa;按照是否可移動分,可分為固定式、撬裝式、移動式;按照儲氫方式分,則可分為氣氫、液氫、固態儲氫和其他類別。加氫站是氫能產業的重要突破口,可助推氫能行業加速滲透,對我國實現能源結構轉型,達到碳中和目標著有著巨大的意義。
但在建設中,加氫站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審批流程復雜,相關標準不完善是限制加氫站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日,國家標準《加氫站通用要求》(GB/T 43674-2024)正式發布,規定了加氫站的分類、供氫方式、設備及組件、氫品質、電氣、控制系統、交付資料、加氫站測試、標志與銘牌、運行管理、檢查和維護等的要求 。適用于以氣態氫進行加注的加氫站,氫能船舶、有軌電車、飛行器、工程車輛、發電裝置等的加氫設施也可參照執行。
規定的發布對加氫站的建設打了一劑強心針。
除此之外,各省市也都出臺過針對性政策以加速加氫站建設,如《浙江省加氫站發展規劃》、《樂山市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建設運營管理辦法(試行)》等。
國內加氫站投建情況
目前國內已建成運營的加氫站覆蓋國內29個省份,包括廣東、浙江、湖北、上海、江蘇、山東等。其中廣東省的數量位居全國加氫站建設首位,究其原因,廣東省市最早給予加氫站補貼獎勵的省份,早在2015年,廣東就出臺了日加氫量200公斤以上的加氫站每個100萬的補貼的政策。
此外,在2023年新建成的55座加氫站中,河南、廣東、內蒙古、浙江四地數量占比達40%。
今年1月開始,各省市加氫站建設步伐加快,廣東、浙江、重慶、河北、黑龍江等地不斷有加氫站建成投入使用。
從建站類型來看,在2023年以前,國內加氫站以單一加氫站為主。而自2023年以來,在單一站盈利困難的背景下,國內從以單一加氫站轉向了以綜合能源站為主,占比為58%。
從氫加注能力來看,2023年投建的加氫站氫氣加注能力多在1000kg/d及以上,此外,重慶石油長壽經開區綜合能源母站(含加氫功能)、華久新能源綜合能源站、匯能正和加氫加氣(LNG)一體站、金馬氫能固定式加氫站等加注能力在在2000kg/d及以上。
國內加氫站建設投資主要以國企為主,占比接近72%,其中中石化在2023年在各省市新建成加氫站17座,累計發展加氫站128座,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加氫站運營單一企業。2023年新建成加氫站投建前三名均為國企,除中石化外,中石油共建成5座,圣圓能源共建成2座加氫站。
今年以來,中石油、中能建、中石化等加氫站建設速度加快。
1月,中國石油內蒙古自治區首座“油氫電”綜合能源站在伊金霍洛旗橋頭綜合能源站投入運營。中國石化安徽蕪湖石油公司第二座加氫站——新灣里加氫站正式投入運營,站內配備卸氫、增壓、加氫、氮氣等系統,日加注能力1000公斤,每天可滿足50輛氫能公交車加氫需求。
尤其是今年3月,各省市加氫站批量建設。3月12日,重慶市經信委公示2024年重慶市建設的首批兩座加氫站,分別是潼南區產業大道綜合能源站、江津區雙寶CNG加氣站,兩座加氫站均將在現有基礎上增設加氫功能,服務“成渝氫走廊”。同月,三一氫能湖南長沙綠電制氫加氫一體站已基本完工,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鎮海煉化分公司加氫站獲得浙江省首張汽車加氫站燃氣經營許可證。
此外,氫能高速建設加速也拉動加氫站投建需求。在企業和政策的統統推動下,鄭汴洛濮、呼包鄂烏、粵港澳大灣區3條氫能走廊也已開始布局加氫站,2024年加氫站建設有望實現新突破。
加氫站,氫能產業
特別推薦: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參觀報名??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展位預定
上海國際客車展獲悉,印度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注冊了2100輛電動巴士,與當年前五個月的1571輛相比增長了33%。這一增長勢頭,尤其是在6月份尤為強勁。 據政府公開數據,五家制造商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PMI Electro Mobility在半年排名中領先,交付了542輛電動巴士,市場份額為25.8%。其業績主要得益于春季月份的表現,僅4月和5月就貢獻了超過60%的總交付量。緊隨其后的是Switch Mobility,交付了503輛電動巴士(占24.0%),第一季度的表現穩定,在4月份短暫暫停后,6月份出現了強勁反彈。 Olectra Greentech以366輛(17.4%)的銷量位列第三,整個學期保持穩定的交付速度。JBM Auto在六月強勢回歸,注冊了111輛,占其本季度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該公司共售出298輛,市場份額為14.2%。 曾經在印度電動巴士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塔塔汽車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登記了132輛(占6.3%),相比其在2024年的領導地位(當時登記了超過1400輛電動巴士),這一數字顯得較為平淡。 在新興制造商中,Pinnacle Mobility Solutions 憑借 126 輛的銷量獲得了關注,這些銷量幾乎全部是在六月份取得的。盡管在第二季度沒有出現,但 Aeroeagle Automobiles 在 2025 年初的幾個月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