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下午,合肥軌道交通迎來歷史性時刻,線網總客流突破10億人次。相當于自合肥地鐵1號線開通運營至今,946.5萬合肥市民平均每人乘坐過105.7次地鐵出行。
與不斷攀升的客流相匹配的是持續上升的公共交通分擔率,據最新統計,6月合肥軌道交通在公共交通出行中的分擔率首次過半,達到51.25%。
自2016年12月26日合肥地鐵1號線投入運營至今,合肥軌道線網已安全運營2038天,運行圖兌現率達100%、正點率達99.98%。5年多來,合肥軌道線網家庭不斷發展壯大,從1條線路、24.58公里、23座車站發展成為5線聯運,156公里,122座車站。
據介紹,“站長接待日”“排隊候車日”已成為家喻戶曉的2個軌道品牌活動,傾聽乘客心聲、完善服務舉措、實現便民出行。開通至今,合肥軌道幫助乘客尋回失物6000余件,接收乘客表揚感謝共計2萬余件,乘客總體滿意度93.47分。
為進一步保障軌道交通線網運營安全,提升乘客乘車的舒適度和體驗感,今年以來,合肥軌道服務品質提升行動一直在進行。2月,合肥軌道線網增配178名專職列車安全員,負責跟車巡視車廂,保障市民乘客安全出行,營造更加文明有序的乘車環境。
中高考及學業水平考試期間,合肥軌道“愛心助考”,推出“愛心助考驛站”“志愿者服務崗”等多項貼心舉措,進一步擴大免費乘車人群范圍,累計為12363人次考生及家長出行保駕護航。
炎炎夏日,為滿足不同乘客對空調溫度的要求,提升乘客乘車舒適度,7月8日,繼合肥軌道1、2、3號線后,4號線列車也啟動“同車不同溫”分區溫控服務,讓“怕熱的”和“怕冷的”乘客都能有舒適的乘車感受。(完)
上海國際客車展獲悉,印度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注冊了2100輛電動巴士,與當年前五個月的1571輛相比增長了33%。這一增長勢頭,尤其是在6月份尤為強勁。 據政府公開數據,五家制造商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PMI Electro Mobility在半年排名中領先,交付了542輛電動巴士,市場份額為25.8%。其業績主要得益于春季月份的表現,僅4月和5月就貢獻了超過60%的總交付量。緊隨其后的是Switch Mobility,交付了503輛電動巴士(占24.0%),第一季度的表現穩定,在4月份短暫暫停后,6月份出現了強勁反彈。 Olectra Greentech以366輛(17.4%)的銷量位列第三,整個學期保持穩定的交付速度。JBM Auto在六月強勢回歸,注冊了111輛,占其本季度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該公司共售出298輛,市場份額為14.2%。 曾經在印度電動巴士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塔塔汽車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登記了132輛(占6.3%),相比其在2024年的領導地位(當時登記了超過1400輛電動巴士),這一數字顯得較為平淡。 在新興制造商中,Pinnacle Mobility Solutions 憑借 126 輛的銷量獲得了關注,這些銷量幾乎全部是在六月份取得的。盡管在第二季度沒有出現,但 Aeroeagle Automobiles 在 2025 年初的幾個月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