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氫能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在交通領域,氫能應用場景正在不斷豐富。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氫能分會副秘書長江寧,近日就氫能在交通領域的實踐及發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江寧表示,三年來,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市場仍呈現快速增長趨勢,2022年,全國燃料電池汽車產量3626輛,銷量3367輛,相比2021年同期分別增長105.4%和112.8%;截至2022年底,全國燃料電池汽車累計銷售1.2萬輛。據預測,到2025年,我國燃料電池車產量有望達到10萬輛;2030年達到100萬輛。
當前,我國燃料電池汽車市場以商用車為主,包括公交、輕客、輕卡、冷藏車、重卡、工程車等。目前,在全國大部分省市均有燃料電池汽車運營,2022年主要投放運營區域包括上海、京津冀、河南、山西、山東、廣東以及陜西等地。
在江寧看來,燃料電池系統和電堆技術發展水平方面,國內頭部企業的產品技術已經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近,部分技術指標達到領先水平。系統成本從2018年的10000元/kW,下降到3000元/kW~4000元/kW,壽命從3000小時提高到15000小時以上。預測2025年燃料電池產品累計產量達到10萬臺時,系統價格降至2000元/kW以內,屆時燃料電池重卡將具有全生命周期成本優勢。
據江寧介紹,截至2022年底,全球在營加氫站727座,同比增長22.4%。其中,中國已建成296座,位居全球第一。為促進加氫站更加快速、穩定的發展,中國石化根據氫能源特征,從系統內部挖掘氫能源規模化示范應用的場景,在全國首創“車-站-景”聯動模式,根據加氫站建設選址,開發合適的應用場景,配套相應的車輛及車輛數,以維持加氫站的運營效率,滿足加氫站建設數量的發展目標。
在江寧看來,該創新模式綜合考慮“購車成本、技術進步、氫氣價格、物流優化”等要素,通過在有豐富副產氫資源或者綠氫的工廠建設氫氣提純&加注機,減少氫氣運輸與儲存的成本,從而降低氫氣的價格。同時,綜合業務需要配套合適的車輛,并通過尋找回程搭載業務來增加運營效益。采用“現場制造現場使用”模式,在減少運輸成本的同時,保證了氫氣供應穩定性。相比需要運輸的場景,加氫價格可降低30%,接近傳統柴油車運營成本,實現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江寧還介紹說,在氫燃料電池用氫方面,中國石化依托煉廠副產氣建設提純裝置,積極布局氫燃料電池氫氣供應中心,依托煉廠建設提純裝置,在燕山石化、廣州石化、高橋石化的基礎上,相繼布局天津石化、上海石化(3.380, 0.00, 0.00%)、海南煉化、齊魯石化、青島煉化、茂名石化,9家煉廠氫氣提純總能力達到1.4萬噸/年,比“十三五”末提高1萬噸/年。其中,燕山石化氫氣提純項目為2022年冬奧會燃料電池汽車供應氫氣。此外,還向賽區火炬系統供應氫氣,并點亮奧運主火炬,成功保障了冬奧會氫能車輛的運輸與能源供給。
上海國際客車展獲悉,印度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注冊了2100輛電動巴士,與當年前五個月的1571輛相比增長了33%。這一增長勢頭,尤其是在6月份尤為強勁。 據政府公開數據,五家制造商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PMI Electro Mobility在半年排名中領先,交付了542輛電動巴士,市場份額為25.8%。其業績主要得益于春季月份的表現,僅4月和5月就貢獻了超過60%的總交付量。緊隨其后的是Switch Mobility,交付了503輛電動巴士(占24.0%),第一季度的表現穩定,在4月份短暫暫停后,6月份出現了強勁反彈。 Olectra Greentech以366輛(17.4%)的銷量位列第三,整個學期保持穩定的交付速度。JBM Auto在六月強勢回歸,注冊了111輛,占其本季度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該公司共售出298輛,市場份額為14.2%。 曾經在印度電動巴士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塔塔汽車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登記了132輛(占6.3%),相比其在2024年的領導地位(當時登記了超過1400輛電動巴士),這一數字顯得較為平淡。 在新興制造商中,Pinnacle Mobility Solutions 憑借 126 輛的銷量獲得了關注,這些銷量幾乎全部是在六月份取得的。盡管在第二季度沒有出現,但 Aeroeagle Automobiles 在 2025 年初的幾個月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