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中國智能交通協會2023年度第一期“創新·賦能”行業交流活動(以下簡稱“活動”)在南京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國智能交通協會主辦,南京萊斯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百度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協辦,協會城市交通專委會、協會道路交通優化與控制專委會、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交通管理學院支持。
本次活動以“城市交通治理數字化新發展”為主題,北京、天津、上海、山東、山西、青海、四川,南京、鄭州、西安、寧波、廈門、珠海、常州、無錫、保定、泰州等30余個省市交通管理部門領導,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北方工業大學、廣東警官學院、江蘇警官學院、湖南警察學院等高校院所專家,以及協會會員單位的300余名代表參會。
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理事長李朝晨致歡迎辭,他指出數字化技術是交通治理變革的內在驅動,是解決城市交通治理疑難雜癥和沉疴痼疾強有力的手段,通過先進的數字化技術在城市交通場景的落地應用,能夠強化交通治理信息化,有效提升交通精準感知、精確分析、精細管理、精心服務能力。
東南大學土建交通學部王煒主任,進行了題為《現代城市交通演變與治理數字化的技術趨勢》的分享,他指出:在中國城市交通發展的不同階段,交通數字化的重點與表現形式并不相同,但不管在哪個階段數字化一直是支撐交通供需平衡的基礎技術,而交通數字化中最核心的,是以交通數字化為基礎的交通分析模型。
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研究中心楊曉光主任,進行了題為《城市交通體檢與綜合智理》,他強調:破解交通問題需要綜合智理,要把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結合起來,從末端管理向前端治理轉變,城市交通及其建設與理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交通健康智能診斷系統是交通問題對策之魂。
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顧懷中總工程師,進行了題為《智慧城市交通管理關鍵技術需求分析》的分享,他認為:基于GIS的交通管理數據底盤要關注交通信息的空間關聯,應該通過不同的信息體現空間關系,從而實現通過空間關系提取交通變化規律。由信息到規律,我們關注的還不夠。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城市交通研究分院趙一新院長進行了題為《城市交通治理知識圖譜標準化與應用探索》的分享,他強調:傳統關系型數據庫在交通建模復雜性和多階搜索性能上存在短板,而知識圖譜的多源數據融合和多階深度檢索效率優勢明顯。城市交通治理領域的知識圖譜應用體系尚屬空白,交通治理知識圖譜的設計技術體系亟待構建。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交通管理學院馬駿教授進行了題為《面向新工科建設和公安交管人才培養,搭建產學研用協同育人實踐創新平臺》的分享,他指出現階段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人才的培養面臨學科研究方向不明確、人才培養目標不準確等問題。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成立了交通安全行為科學實驗室,以期對接公安實戰需求、構建工科專業新結構,探索新工科自主發展、自我激勵機制。
來自北京、濟南、寧波、保定、平潭城市交通管理主管部門的領導,以及企業代表圍繞活動主題進行前沿技術與落地案例分享。
活動同期,舉辦了城市交通管理經驗交流閉門會、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交通安全行為科學實驗室揭牌儀式。
中國智能交通協會“創新·賦能”行業交流活動是協會面向智能交通行業相關領域產、學、研、用的需求與發展組織開展的專題公益活動。2023年度第二期活動將于5月份舉行,敬請行業同仁持續關注。
上海國際客車展獲悉,印度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注冊了2100輛電動巴士,與當年前五個月的1571輛相比增長了33%。這一增長勢頭,尤其是在6月份尤為強勁。 據政府公開數據,五家制造商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PMI Electro Mobility在半年排名中領先,交付了542輛電動巴士,市場份額為25.8%。其業績主要得益于春季月份的表現,僅4月和5月就貢獻了超過60%的總交付量。緊隨其后的是Switch Mobility,交付了503輛電動巴士(占24.0%),第一季度的表現穩定,在4月份短暫暫停后,6月份出現了強勁反彈。 Olectra Greentech以366輛(17.4%)的銷量位列第三,整個學期保持穩定的交付速度。JBM Auto在六月強勢回歸,注冊了111輛,占其本季度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該公司共售出298輛,市場份額為14.2%。 曾經在印度電動巴士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塔塔汽車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登記了132輛(占6.3%),相比其在2024年的領導地位(當時登記了超過1400輛電動巴士),這一數字顯得較為平淡。 在新興制造商中,Pinnacle Mobility Solutions 憑借 126 輛的銷量獲得了關注,這些銷量幾乎全部是在六月份取得的。盡管在第二季度沒有出現,但 Aeroeagle Automobiles 在 2025 年初的幾個月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