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鋰電池電動車的批量化、穩定化,氫能源汽車也開始受到汽車產業的重視,而碳纖維在氫能源汽車上的應用,其前景更加誘人。 因為在氫能源汽車上,碳纖維不是選配件,而是必須件。 以李總理訪問日本參觀的,行業內關注的豐田Mirai為例:
其中最核心部件的氫能源系統,包括儲氫瓶、電池電極、電池堆結構材料,都用到碳纖維。特別是碳纖維儲氫瓶是不可少,而電池電極用碳纖維材料性能提升很多。所以,相對于鋰電池的電動車,碳纖維在氫能源汽車的應用更多。氫能源車對碳纖維是必須項,而不是加分項。而氫能源從產業鏈來說,也許碳纖維的代入感會更強!氫能源怎么回事,其實說起來也可以很簡單:
上面這個方程式,初中以上都學過,氫和氧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水,釋放出能量。而這個能量,就是驅動汽車的能量,整個過程清潔環保??諝庵醒鯕夂芏啵磕敲礆錃饽睦飦砹??我們很多人也做過另外一個實驗就是電解水實驗。但如何利用現有的電力系統,電解水產生氫氣,在給氫能源車用。從熱力學定理來看,肯定就不劃算了!還可以用工業副產品的氫,很多化工廠可以產生副產品氫,但量有限。那怎么辦?
其實還有其他思路,如風電制氫。目前風電的發展越來越快,風力的成本也下降很多,將逐漸風火同價,甚至未來還會進一步降低。所以風電制氫是一個好思路。特別是風電有一個特點,隨著風的大小,波動比較大,如果發電并網,需要進行特殊處理。而風電制氫,只有建分布式風機就可以了!那么故事來了….知道最近幾年,碳纖維應用發展最快在哪個領域嗎?風電、風電、風電!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碳纖維應用在風電取得了巨大的成果,2016年用量超過航空航天,成為首位,近年一直穩步增長。
試想一下,碳纖維可以做風電葉片,風電制氫,推動氫能源汽車前進,需要加氣站。就需要建更多的分布式風機電站制氫。氫能源汽車需要用碳纖維,風電也需要碳纖維。這種相互促進,可以形成良好的促進,推動量的增長和成本的下降, 對碳纖維產業,是一個完美的產業鏈。
現在鋰電池電動車,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插上電源,充電,防止明天跑不動。但氫能源車,就不用了!而且隨著技術的進步,有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回家后第一件事也是插上充電頭,但不是給汽車充電,而是汽車給家庭充電!試想一下,一個城市建立了不是分布式風機,發電制氫,并把氫氣運輸到加氫站,這個加氫站位于你家和上班路上,每天上下班路上,到加氫站,花個10分鐘,加個氫,回家后,插上充電頭插上充電頭,第二天上下班,再加個氫。如果這個能源生態系統形成,我們是不是對電網的依賴性大大降低?對了,家庭還可能有小型的光伏電站!
狼愛上羊,是一個不可能的傳說。但氫能源遇上碳纖維,有可能不僅僅是材料革命,還有可能是能源革命。
上海國際客車展獲悉,印度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注冊了2100輛電動巴士,與當年前五個月的1571輛相比增長了33%。這一增長勢頭,尤其是在6月份尤為強勁。 據政府公開數據,五家制造商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PMI Electro Mobility在半年排名中領先,交付了542輛電動巴士,市場份額為25.8%。其業績主要得益于春季月份的表現,僅4月和5月就貢獻了超過60%的總交付量。緊隨其后的是Switch Mobility,交付了503輛電動巴士(占24.0%),第一季度的表現穩定,在4月份短暫暫停后,6月份出現了強勁反彈。 Olectra Greentech以366輛(17.4%)的銷量位列第三,整個學期保持穩定的交付速度。JBM Auto在六月強勢回歸,注冊了111輛,占其本季度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該公司共售出298輛,市場份額為14.2%。 曾經在印度電動巴士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塔塔汽車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登記了132輛(占6.3%),相比其在2024年的領導地位(當時登記了超過1400輛電動巴士),這一數字顯得較為平淡。 在新興制造商中,Pinnacle Mobility Solutions 憑借 126 輛的銷量獲得了關注,這些銷量幾乎全部是在六月份取得的。盡管在第二季度沒有出現,但 Aeroeagle Automobiles 在 2025 年初的幾個月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