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市進入倒計時,新能源客車制造企業開啟了激烈的“沖刺戰”。
據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11月份,其重點關注的28家涉及新能源客車產銷的企業共銷售6米以上新能源客車8540輛,同比增長50.44%,環比增長32.44%。
這是一份逆勢增長的亮眼“成績單”,背后蘊含著每個新能源客車生產企業的責任與擔當,更無形中彰顯了新能源客車品質的日益成熟與自信。有專家預測: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出帶來的影響較為有限,多數客車運營企業已嘗到新能源車的甜頭,所以運營習慣將被延續,未來新能源客車的發展空間依舊廣闊,景氣向上是趨勢。
11月:宇通強勢霸榜,僅六企業實現“雙增長”
11月份,宇通新能源客車銷量為1693輛,穩居第一,同比增長22.68%,環比增長41.79%,市場份額為19.82%。且是前十五強企業中單月銷量唯一突破1500輛的企業,充分彰顯了其在新能源客車領域的不凡實力。
蘇州金龍(海格客車)以1137輛的銷量居第二,同比增長156.66%,環比增長209.81%,市場份額為13.31%。
吉利商用車銷量為834輛,同比增長572.58%,環比增長1473.58%,市場份額為9.77%,居第三。
前十五強企業中,宇通客車、蘇州金龍(海格客車)、吉利商用車、中車電動、申沃客車、金旅客車、福田歐輝等10家企業實現同比增長。其中,同比增幅最高的是開沃汽車(南京金龍),高達1000.00%。
環比增長的企業有宇通客車、蘇州金龍(海格客車)、吉利商用車、中通客車、申沃客車、金旅客車、比亞迪等10家企業,其中,吉利商用車增幅最高,高達1473.58%,這主要是由于其原有基數較低。
排行榜中,僅宇通客車、蘇州金龍(海格客車)等六家企業實現了同比、環比“雙增長”。
前11月:宇通比亞迪領跑,歐輝同比增幅最高
1-11月份,行業銷售6米以上新能源客車47651輛,同比增長23.06%,增幅相比前10月(18.48%)、前9月(16.55%)進一步擴大。
具體來看,宇通客車以8906輛穩居第一,同比增長7.44%,市場份額為18.69%。
比亞迪銷量為4535輛,市場份額為9.52%,居第二。
蘇州金龍(海格客車)以3861輛的銷量位居第三,同比增長52.79%,市場份額為8.10%。
中通客車銷量為3844輛,市場份額為8.07%,居第四。
福田歐輝居第五,銷量為3652輛,同比增長194.52%,市場份額為7.66%。
前11月累計銷量突破4000輛的企業僅有2家,分別是宇通客車、比亞迪。其中,宇通客車成為了行業唯一一家累計銷售新能源客車近9000輛的企業,充分彰顯了龍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強勁發展實力。
前十五強企業中,宇通客車、蘇州金龍(海格客車)、福田歐輝等11家企業實現了同比增長,增幅超100%的有福田歐輝、金旅客車、申沃客車、吉利商用車、奇瑞萬達,其中,福田歐輝增幅最高,高達194.52%。
從表格中不難看出,前五名企業共“卷走”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強者恒強”的趨勢愈發明顯。面對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誰會是2022年新能源客車市場的最后贏家?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上海國際客車展獲悉,印度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注冊了2100輛電動巴士,與當年前五個月的1571輛相比增長了33%。這一增長勢頭,尤其是在6月份尤為強勁。 據政府公開數據,五家制造商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PMI Electro Mobility在半年排名中領先,交付了542輛電動巴士,市場份額為25.8%。其業績主要得益于春季月份的表現,僅4月和5月就貢獻了超過60%的總交付量。緊隨其后的是Switch Mobility,交付了503輛電動巴士(占24.0%),第一季度的表現穩定,在4月份短暫暫停后,6月份出現了強勁反彈。 Olectra Greentech以366輛(17.4%)的銷量位列第三,整個學期保持穩定的交付速度。JBM Auto在六月強勢回歸,注冊了111輛,占其本季度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該公司共售出298輛,市場份額為14.2%。 曾經在印度電動巴士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塔塔汽車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登記了132輛(占6.3%),相比其在2024年的領導地位(當時登記了超過1400輛電動巴士),這一數字顯得較為平淡。 在新興制造商中,Pinnacle Mobility Solutions 憑借 126 輛的銷量獲得了關注,這些銷量幾乎全部是在六月份取得的。盡管在第二季度沒有出現,但 Aeroeagle Automobiles 在 2025 年初的幾個月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