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廣州·黃埔2022年防災減災日暨地震應急技能宣傳活動”在北京師范大學廣州實驗學校拉開帷幕,1500多人參加活動。記者了解到,在自然災害防御、防災減災方面,黃埔區在全區易浸內澇點安裝了水位監測儀、在所有的車行下沉隧道安裝了應急智能攔截系統。
活動共分為地震應急疏散演練、防災減災應急技能演示、防災減災科普宣教、應急技能體驗活動等項目。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模擬某斷裂帶發生地震災害,校園在地震災害中展開自救互救。演練以“現場模擬+實戰演練”的形式,融合情景模擬+創新技術手段進行,通過演練現場班級模擬區、事故發生模擬點等多角度。然后是開展防災減災應急技能演示,通過滅火實操演示與訓練、心肺復蘇演示與操作、不同擔架制作演示與制作(衣服制作擔架、床單制作擔架、繩子制作擔架、折疊擔架),邀請師生參與到技能體驗中,提高了師生自然災害來臨時的自救互救能力。
最后開展的是防災減災科普宣教和應急技能體驗活動?,F場設置防災減災宣傳活動體驗區、防災減災宣傳展板擺放區、八個技能安全攤位體驗區、氣象知識活動區、消防救援大隊消防車體驗區、廣州應急安全全民體驗館移動宣教車等展區6個,咨詢臺4個,展板58塊,發放宣傳品10000多份。
本次活動在黃埔區舉行,記者了解到,在自然災害防御、防災減災方面,黃埔區推進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制定了區、街鎮、社區(村居)三級三防應急救援物資儲備規劃、在全區易浸內澇點安裝了水位監測儀、在所有的車行下沉隧道安裝了應急智能攔截系統、在有水浸風險的地下車庫推進安裝防汛擋板,在政府救援、社會參與、群眾避險自救等方面取得了成效。下一步將加強極端災害性天氣的風險識別和預警響應等宣傳教育,提高公眾主動避災避險的意識和能力。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6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30條,運營里程11127.6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56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6.9億人次,進站量16.1億人次。6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1.8億人次,降低6.3%,同比增加0.7億人次,增長2.7%。6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17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降低3.1%,同比降低3.8%。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71條,運營里程9638.2公里,完成客運量26億人次,進站量15.5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087萬人次,進站量5401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4條,運營里程518.7公里,完成客運量987萬人次,進站量935萬人次。 本月新增運營里程149.3公里,新增運營線路4條,為寧波地鐵8號線一期、廣州地鐵10號線、廣州地鐵12號線西段和東段、廣州黃埔有軌電車2號線;新增運營區段7個,為沈陽地鐵1號線東延段、紹興地鐵1號線支線北段、南昌地鐵1號線東延段、南昌地鐵1號線北延段、南昌地鐵2號線東延段、重慶地鐵6號線東延段、天水有軌電車示范線二期。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