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市軌道集團攜手同濟大學共建土木信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合肥分中心簽約暨揭牌儀式順利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特聘教授、土木信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朱合華,土木信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同濟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李曉軍,市軌道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何軼鷗,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羅斌,總工程師余繼等出席會議,總會計師虞勝軍主持會議。
何軼鷗對朱合華院士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對近年來合肥軌道交通建設運營、技術創新等情況進行介紹。何軼鷗表示,同濟大學在土木工程學術領域的成就和威望聞名遐邇,此次聯合同濟大學共建土木信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合肥分中心,在科研攻關、場景應用和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強合作,能夠實現互惠共贏,并希望以此次簽約授牌為契機,進一步深化產學研合作,充分發揮合肥軌道場景優勢,推動更多科技成果“三就地”應用,助力合肥軌道交通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朱合華在講話中指出,同濟大學一直關心關注合肥軌道交通的發展,土木工程學院與軌道交通行業的關系十分密切,希望以土木信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合肥分中心為合作載體,推進雙方在科技創新、人才交流方面開展深入、全面、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共同促進合肥軌道交通未來更快更好地發展。
隨后,校企雙方代表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朱合華與何軼鷗共同為“土木信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合肥分中心”揭牌。
此次共建土木信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合肥分中心,將為合肥軌道研發創新提供有利的技術與人才支撐,對合肥軌道智慧化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未來雙方將繼續保持良好溝通、密切協作、互通資源,在科技創新、產學研融合、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等方面持續發力,共同譜寫行穩致遠、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6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30條,運營里程11127.6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56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6.9億人次,進站量16.1億人次。6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1.8億人次,降低6.3%,同比增加0.7億人次,增長2.7%。6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17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降低3.1%,同比降低3.8%。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71條,運營里程9638.2公里,完成客運量26億人次,進站量15.5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087萬人次,進站量5401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4條,運營里程518.7公里,完成客運量987萬人次,進站量935萬人次。 本月新增運營里程149.3公里,新增運營線路4條,為寧波地鐵8號線一期、廣州地鐵10號線、廣州地鐵12號線西段和東段、廣州黃埔有軌電車2號線;新增運營區段7個,為沈陽地鐵1號線東延段、紹興地鐵1號線支線北段、南昌地鐵1號線東延段、南昌地鐵1號線北延段、南昌地鐵2號線東延段、重慶地鐵6號線東延段、天水有軌電車示范線二期。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