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地鐵自成立以來,持續借鑒港鐵經驗,結合北京本地實踐,秉持“安全第一、優質服務、協作進取、務實高效”的理念,致力于推動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目前,京港地鐵運營5條線路,總里程約200公里,已開通運營里程190.4公里,設有車站114座,占北京軌道交通路網的22%左右。2024年,各項運營安全數據持續保持良好,彰顯了其高質量運營能力。
智慧運維:技術創新提升效率
在智慧運維領域,京港地鐵積極應用前沿技術,顯著提升運營效率。例如,“軌道智能綜合巡檢車”已成功應用于14號線和16號線,該設備融合超聲波探測、智能檢測、缺陷識別算法等多項技術,為地鐵軌道進行精準“把脈”,檢測效率提升150%。“輕便式接觸線連續磨耗測量儀”則用于供電接觸網磨耗測量,具有便攜、智能、高精度的特點。相比傳統的點對點機械測量,該儀器測量范圍更廣、精度更高,有效提升磨耗測量速度,確保弓網受流安全,助力維修效率提升。京港地鐵軌道維修副經理湯永忠介紹:“這一設備顯著優化了維護工作,保障了供電系統安全穩定。”
此外,“保護區智能AI視頻巡查系統”和“FAO系統全自動載客運行”等技術也在不斷完善,為地鐵運營提供更高效、智能的支持。
智慧服務與管理:提升乘客體驗
在服務創新方面,京港地鐵推出“復合交路套跑”模式,通過優化列車運行時間和區段,突破空間運力限制,有針對性地緩解高峰時段和重點區段的客流壓力,進一步提升乘客乘車體驗。在管理層面,京港地鐵通過綜合管理、智能排班、智慧物資倉儲系統等數字化手段,優化資源配置,提高運營效率。
綠色出行與文化融合:打造優質地鐵生態
京港地鐵始終致力于綠色低碳發展,通過實施照明燈LED改造、空調通風系統節能優化、列車駕駛等級優化、車站綜合節能等技術改造和精益化管理措施,持續探索行業節能減碳新路徑,為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在全齡友好服務方面,京港地鐵通過無障礙設備設施改造、標志標識優化、專項服務培訓等舉措,提升老年乘客、殘障人士等群體的出行體驗。同時,京港地鐵注重地鐵文化建設,通過打造特色公益項目,將文化藝術融入城市出行,讓地鐵不僅滿足交通功能,還為公眾帶來文化享受和藝術滋養。
未來展望
展望未來,京港地鐵將繼續以高水平運營服務為核心,提供更優質的出行體驗,推出更具人性化的服務舉措,讓科技更好地服務于運營管理和乘客出行。同時,京港地鐵將進一步發揮行業綠色環保優勢,持續推動文化藝術與城市出行的融合,打造更具人文氣息的地鐵空間,為城市可持續發展和市民生活注入更大價值。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