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上午,“科創中國”科技創新企業家高峰論壇在長沙召開,記者在會上見到了“中國電力機車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友梅。他在接受采訪時透露,軌道交通未來的發展方向在于“儲能”和“智能”。
“軌道交通正向干線電氣化、城際軌道交通、城市軌道交通三大領域發展。” 劉友梅介紹,“但是,軌道交通發展到城市以后,如果街道上布有很多接觸網和受電弓,不僅城市景觀不好,而且也有安全問題,所以城市軌道交通無網運行勢在必行。為此,我們采用了近期比較先進的儲能工具——超級電容,來解決這一問題。”
“另一方面,則是智能化。智能化指的是信息技術的應用。”劉友梅特別強調,智能化不只是人們理解的無人駕駛,更重要的是要讓軌道交通裝備采用智能化,對機車的健康狀態進行監督、維護,保養其全壽命周期的應用。
“創新的道路越走越難,也會越走越遠。”在劉友梅看來,創新,就是求變求新。尤其是企業的科技創新,必須要研發出真實的產品出來。而產品研發過程,自然需要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他經常勉勵公司里的年輕科技工作者:“我希望你們立足崗位,努力學習,傳承老一輩科技人員的精神,在走向中國科技強國的道路上奉獻自己的才華。”
回想自己為中國電力機車事業奉獻的61年,劉友梅無怨無悔。他說,當初來到湖南株洲小鎮田心的株洲電力機車廠(現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不是自己的選擇,是國家的需要。“可是,堅持在田心工作61年,是我的選擇。”劉友梅堅定地說,“這輩子我哪都不去,我還要繼續為中國電力機車,尤其是軌道交通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上海國際客車展獲悉,印度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注冊了2100輛電動巴士,與當年前五個月的1571輛相比增長了33%。這一增長勢頭,尤其是在6月份尤為強勁。 據政府公開數據,五家制造商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PMI Electro Mobility在半年排名中領先,交付了542輛電動巴士,市場份額為25.8%。其業績主要得益于春季月份的表現,僅4月和5月就貢獻了超過60%的總交付量。緊隨其后的是Switch Mobility,交付了503輛電動巴士(占24.0%),第一季度的表現穩定,在4月份短暫暫停后,6月份出現了強勁反彈。 Olectra Greentech以366輛(17.4%)的銷量位列第三,整個學期保持穩定的交付速度。JBM Auto在六月強勢回歸,注冊了111輛,占其本季度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該公司共售出298輛,市場份額為14.2%。 曾經在印度電動巴士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塔塔汽車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登記了132輛(占6.3%),相比其在2024年的領導地位(當時登記了超過1400輛電動巴士),這一數字顯得較為平淡。 在新興制造商中,Pinnacle Mobility Solutions 憑借 126 輛的銷量獲得了關注,這些銷量幾乎全部是在六月份取得的。盡管在第二季度沒有出現,但 Aeroeagle Automobiles 在 2025 年初的幾個月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