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動,沒有駕駛員操作,也沒有方向盤、油門、剎車踏板……3月1日,50輛無人駕駛公交小巴在江蘇無錫6條線路上開始試運行。市民在公交站用手機掃二維碼就能預約購票乘車,還能精準了解到站信息,舒適的座椅可供10人乘坐。
看得見摸得著的綠色、便捷公交出行背后,是車、路和相關智能設施的聯網。近年來,江蘇將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作為核心產業鏈進行打造,不斷突破技術難關,著力培育產業生態,加快產業技術應用,讓智慧交通更快融入居民生活。
從示范到運營 智慧交通可觸可感
從蘇州北站下高鐵,可以方便地乘上綠色無人駕駛公交小巴,在蘇州市相城區的高鐵新城里穿梭。起步很穩、轉彎不急,精準沿車道中線行駛,遇到行人和障礙物自動避讓,車內的大屏幕上還能看到實時行駛信息……無人駕駛客車令人稱奇。目前,這樣的無人公交線路已覆蓋蘇州高鐵新城周邊9.8平方公里區域。
在南京江心洲,無人駕駛出租車和無人駕駛公交小巴有序穿行在環島公路上,自動駕駛的無人售賣小車招手即停、掃碼可購,各個路口的智能攝像機、網絡云設施24小時感知、計算交通狀況……江心洲數字孿生智慧交通指揮中心大屏上,實時交通信息盡收眼底,為自動化駕駛場景提供后臺支撐。
這些智慧交通體驗的背后,是江蘇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從示范應用到示范運營的跨越。
五峰山長江大橋南北公路連接線上,路測感應裝置可以連接智能汽車,對車輛進行自動駕駛控制。如遇雨霧等惡劣天氣,這條數字化高速公路還可以感知車輛之間的距離,并通過不同顏色的路面誘導燈發出提醒和警示,確保車輛行駛安全。類似這樣的數字化高速公路,2022年江蘇已建成83公里。此外,還有135公里普通道路實現了智能網聯。
制造“聰明的車”、建設“智慧的路”的基礎是大量智能裝置的應用,據不完全統計,江蘇已累計安裝車聯網路側設施超過1700個,覆蓋道路里程1400多公里,帶動車路協同感知、智能交通管控等一大批車聯網大數據應用場景先后落地。
從企業到產業 新興產業鏈形成
重載數十噸的卡車,可以識別百米范圍內的路況,準確作出行駛安排。落戶蘇州相城區不到5年時間,蘇州智加科技有限公司已開始交付無人駕駛重卡,并在國內高速公路上開展試運營。
企業得到快速發展,產業也在加快集聚。作為汽車零部件制造大省,江蘇充分發揮制造業優勢,向智能網聯汽車制造轉型。從制造汽車零部件的圖達通智能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蘇州承泰科技有限公司,到服務運營車輛的魔門塔(蘇州)科技有限公司、智加科技,相城區的蘇州高鐵新城已集聚車聯網企業超120家,覆蓋軟件算法、環境感知、出行服務等30余個細分領域,初步建成全產業鏈生態。
江蘇省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2022年江蘇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相關企業779家,相關產值1458.4億元。
以制度保障為產業發展護航,江蘇還出臺加快推進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建成國內領先的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與創新鏈,引導龍頭骨干企業補鏈、強鏈、延鏈,不斷培育產業集群化優勢。
持續創新領跑 交通智慧化高質量推進
一輛時速200公里的磁浮汽車在江蘇寧宣高速公路試驗路段飛馳,這項試驗測試的不僅是車,還有高速公路。布置了大量智能感知和計算設備的車和路安安穩穩“跑”出了更快的速度,意味著未來的智慧高速公路可以照這樣來建設。
技術創新是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江蘇不斷強化科技創新載體建設。目前,僅蘇州就有相關省級科技載體平臺20多家、市級以上新型研發機構100家,一批產業關鍵技術領域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正在形成。
江蘇還以打造交通運輸現代化示范區推動交通強國試點建設,開展智慧交通關鍵技術攻關、道路貨運行業數智化等14項試點任務,持續加強交通科技創新。
“智能網聯技術有望率先在客車領域實現產業化?!苯瘕埪摵掀嚬I(蘇州)有限公司智能網聯首席專家劉明春說,客車行駛速度低、場景變化相對少,自動駕駛研發難度低、成本也相對較低。以此為突破口,蘇州金龍打造智能網聯云控平臺,已累計接入車輛超18萬輛,實現客車運行云控制。
江蘇省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主任戴一凡說,江蘇較早布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以創新引領產業技術發展,智能傳感器、自動駕駛算法、域控制器等領域已達到國內外領先水平。
“要繼續領跑必須加大技術攻關,并跑好從技術到應用轉化的關鍵賽段?!贝饕环舱J為,江蘇高質量推進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有望讓智能網聯汽車成為一張靚麗的“未來名片”。
上海國際客車展獲悉,印度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注冊了2100輛電動巴士,與當年前五個月的1571輛相比增長了33%。這一增長勢頭,尤其是在6月份尤為強勁。 據政府公開數據,五家制造商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PMI Electro Mobility在半年排名中領先,交付了542輛電動巴士,市場份額為25.8%。其業績主要得益于春季月份的表現,僅4月和5月就貢獻了超過60%的總交付量。緊隨其后的是Switch Mobility,交付了503輛電動巴士(占24.0%),第一季度的表現穩定,在4月份短暫暫停后,6月份出現了強勁反彈。 Olectra Greentech以366輛(17.4%)的銷量位列第三,整個學期保持穩定的交付速度。JBM Auto在六月強勢回歸,注冊了111輛,占其本季度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該公司共售出298輛,市場份額為14.2%。 曾經在印度電動巴士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塔塔汽車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登記了132輛(占6.3%),相比其在2024年的領導地位(當時登記了超過1400輛電動巴士),這一數字顯得較為平淡。 在新興制造商中,Pinnacle Mobility Solutions 憑借 126 輛的銷量獲得了關注,這些銷量幾乎全部是在六月份取得的。盡管在第二季度沒有出現,但 Aeroeagle Automobiles 在 2025 年初的幾個月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