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廣東省發改委印發《廣東省加快建設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下稱《行動計劃》),到2025年示范期末,實現推廣1萬輛以上燃料電池汽車目標。至此,京津冀、上海和廣東三大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發展目標都揭開了神秘面紗。
南方+記者對比發現,同為國家首批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的京津冀、上海示范城市群分別規劃了5300輛、5000輛的推廣目標,而廣東示范城市群推廣數量為1萬輛以上。此外,《行動計劃》提出多維度措施,包括產業集聚、技術水平、加氫站布局、規模化推廣應用、制-儲-運氫、產業鏈安全等方面。
到示范期末,廣東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將實現電堆、膜電極、雙極板、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碳紙、空氣壓縮機、氫氣循環系統等八大關鍵零部件技術水平進入全國前五,形成一批技術領先并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實現推廣1萬輛以上燃料電池汽車目標,年供氫能力超過10萬噸,建成加氫站超200座,車用氫氣終端售價降到30元/公斤以下,示范城市群產業鏈更加完善,產業技術水平領先優勢進一步鞏固,推廣應用規模大幅提高,全產業鏈核心競爭力穩步提升。到2025年末,關鍵零部件研發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技術創新高地。
按照規劃,“十四五”期間廣東省布局建設300座加氫站,其中示范城市群超200座。同時,為了加快布局建設,《行動計劃》明確了加氫站建設相關手續,統一了加氫站建設補貼標準。對于氫氣制-儲-運環節也明確加快保供重大項目建設,推動加氫站內電解水制氫、開展氫氣制儲運新技術應用試點,以逐步降低用氫成本,對加氫站終端售價2023年底前高于35元/公斤、2024年底前高于30元/公斤的,不予補貼。
目前,廣東省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相關產業已超過百億元,是我國規模最大的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集群之一,隨著示范城市群行動推進,產業發展還在提速。以位于佛山的鴻基創能為例,在2021年實現產銷107萬片膜電極,預計今年產品銷量將達到200萬片,到2025年則計劃實現1000萬片銷量目標。
分析指出,除了明確產業發展目標、促進技術創新、推動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化推廣應用之外,《行動計劃》聚焦廣東示范城市群面臨的區域供氫不足、制-儲-運氫成本高、相關管理標準不明晰等問題,在加氫站建設與運營、保障低成本用氫等方面作出了明確、可行的規定,這是對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有效支撐,大大提振了行業信心。
上海國際客車展獲悉,印度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注冊了2100輛電動巴士,與當年前五個月的1571輛相比增長了33%。這一增長勢頭,尤其是在6月份尤為強勁。 據政府公開數據,五家制造商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PMI Electro Mobility在半年排名中領先,交付了542輛電動巴士,市場份額為25.8%。其業績主要得益于春季月份的表現,僅4月和5月就貢獻了超過60%的總交付量。緊隨其后的是Switch Mobility,交付了503輛電動巴士(占24.0%),第一季度的表現穩定,在4月份短暫暫停后,6月份出現了強勁反彈。 Olectra Greentech以366輛(17.4%)的銷量位列第三,整個學期保持穩定的交付速度。JBM Auto在六月強勢回歸,注冊了111輛,占其本季度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該公司共售出298輛,市場份額為14.2%。 曾經在印度電動巴士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塔塔汽車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登記了132輛(占6.3%),相比其在2024年的領導地位(當時登記了超過1400輛電動巴士),這一數字顯得較為平淡。 在新興制造商中,Pinnacle Mobility Solutions 憑借 126 輛的銷量獲得了關注,這些銷量幾乎全部是在六月份取得的。盡管在第二季度沒有出現,但 Aeroeagle Automobiles 在 2025 年初的幾個月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