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車領域以舊換新政策紛紛出臺,從不同方面給予支持。與此同時,車企積極響應,結合以舊換新政策推出大力度優惠。業內人士表示,汽車行業涉及的產業鏈長,拉動經濟效果明顯。汽車以舊換新將有效擴大市場需求,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并為消費者帶來實惠,改善生活品質。
支持政策密集出臺
汽車作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產業鏈長、關聯度高、就業面廣、消費拉動大,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在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中,國家層面和地方層面都出臺相關政策,扎實推動汽車以舊換新,促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激發市場活力。
商務部等14部門印發的《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提出,力爭到2025年,實現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乘用車加快淘汰,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50%;到2027年,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一倍,二手車交易量較2023年增長45%。
日前,商務部、財政部等7部門印發《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對相關補貼作出具體規定。
各地積極跟進,出臺實施方案。吉林省提出,嚴格執行機動車強制報廢和車輛安全環保檢驗標準,依法依規淘汰符合強制報廢標準的老舊汽車。對報廢高排放乘用車或符合條件的新能源乘用車,并購買符合節能要求或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給予補貼。積極推進汽車生產企業、銷售企業開展新能源汽車換購節等活動。
重慶市5月6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指出,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汽車、家電、家裝消費已由增量市場逐步進入增量與存量并重的時代,重點消費品以舊換新市場空間巨大。據第三方統計數據顯示,當前重慶范圍內汽車保有量超600萬輛,其中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超33萬輛。
為此,重慶市將大力推動汽車以舊換新,對報廢有關標準的老舊乘用車并換購新能源乘用車、節能型燃油車的,分別給予1萬元、7000元現金補貼;對符合條件的消費者售賣舊乘用車并換購新能源乘用車新車的,按車價分檔給予每輛2000元至3000元的市級財政資金補貼。此外,支持重點汽車經銷企業開展以舊換新惠民消費活動,對實施以舊換新惠民消費成效明顯、貢獻突出的汽車經銷企業,給予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的市級財政資金獎補。
上海、浙江、河南、湖北等地也出臺相關汽車以舊換新方案,提出了目標措施。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汽車以舊換新政策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措施,降低了消費者購車的經濟壓力,從而刺激消費需求,不僅惠及消費者,也有助于提升汽車市場活力。
新能源車有望加速滲透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地出臺的汽車以舊換新政策中,新能源汽車被重點提及。在相關市場人士看來,此舉有助于引導汽車綠色低碳消費,提升新能源車的銷量增長動力。
浙江省明確,力爭2024年實現新能源汽車銷售增長15%。到2027年,新能源汽車年銷售量達100萬輛。
重慶市提出,組織開展全市汽車置換更新消費活動,對符合條件的消費者售賣舊乘用車并在市內換購新能源乘用車新車的,按有關標準給予一定市級財政資金補貼。2024年,全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增加20萬輛;到2027年,全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
吉林省提出,持續推進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制定新能源公交車和動力電池更新計劃,在城市公交領域大力推廣應用新能源車型;推動新能源營運貨車在城市物流配送、干線物流等場景應用。到2027年,每年更新電動公交車500輛,基本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老舊營運柴油貨車,累計淘汰2萬輛。
“汽車方面,我們鼓勵將高能耗、高排放、使用年限較長、存在安全隱患的老舊汽車,換為新能源汽車或節能型汽車。”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徐興鋒說,“在尊重消費者意愿的基礎上,鼓勵更換使用智能型、綠色型、低碳型消費品。”
財信證券認為,隨著政府補貼落地,疊加汽車企業提供的優惠,新能源產品銷量占比較高的自主品牌車企將最大程度受益。
近期,比亞迪、蔚來等車企出臺了相關以舊換新優惠政策。
“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將直接推動汽車銷量增長,為汽車行業注入新的活力。”王鵬說,“政策傾向于鼓勵購買新能源汽車,這將改變汽車市場的車型結構,新能源汽車占比將逐漸提升,有助于塑造中國汽車品牌綠色、環保形象,提升國際認可度。”
浦銀國際研報顯示,汽車以舊換新政策細則落地,有望緩解消費者購車的觀望情緒,大幅帶動潛在消費者的購車意愿,尤其是新能源車。今年中國新能源車市場需求走勢有望與去年類似,在二季度開始逐漸走強。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新能源二手車交易規模也在逐步提升。一直以來,消費者在新能源二手車交易方面存在諸多疑慮。此次,《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支持新能源二手車動力電池檢測和估值平臺建設,引導二手車經銷企業提供并展示車輛狀況表,明示車輛基本信息、重要配置、價格等內容。
特別推薦:2024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2024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
上海國際客車展獲悉,印度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注冊了2100輛電動巴士,與當年前五個月的1571輛相比增長了33%。這一增長勢頭,尤其是在6月份尤為強勁。 據政府公開數據,五家制造商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PMI Electro Mobility在半年排名中領先,交付了542輛電動巴士,市場份額為25.8%。其業績主要得益于春季月份的表現,僅4月和5月就貢獻了超過60%的總交付量。緊隨其后的是Switch Mobility,交付了503輛電動巴士(占24.0%),第一季度的表現穩定,在4月份短暫暫停后,6月份出現了強勁反彈。 Olectra Greentech以366輛(17.4%)的銷量位列第三,整個學期保持穩定的交付速度。JBM Auto在六月強勢回歸,注冊了111輛,占其本季度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該公司共售出298輛,市場份額為14.2%。 曾經在印度電動巴士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塔塔汽車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登記了132輛(占6.3%),相比其在2024年的領導地位(當時登記了超過1400輛電動巴士),這一數字顯得較為平淡。 在新興制造商中,Pinnacle Mobility Solutions 憑借 126 輛的銷量獲得了關注,這些銷量幾乎全部是在六月份取得的。盡管在第二季度沒有出現,但 Aeroeagle Automobiles 在 2025 年初的幾個月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