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獲悉,12月1日,《共建中國氫能高速行動倡議》(下稱“倡議”)在首屆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大會上發布,旨在加快構建以京津冀、上海、廣東、河南和河北五大示范城市群為基礎的氫能高速網絡建設。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茍坪在大會上表示,國務院國資委圍繞實現“雙碳”目標,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高度重視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下一步,將全力推動中央企業加速推動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高質量發展。
12月4日早盤,燃料電池概念板塊普漲,其中,安凱客車、云內動力觸及漲停板。
政策暖風頻吹
中銀證券研報顯示,在全球綠色轉型的背景下,2021-2030年,綠氫需求有望由3.76萬噸提升至3320.44萬噸,復合增速超100%。2021-2050年,綠氫在交通業總能源消耗中的占比預計由0.1%提升至12%。
氫燃料電池汽車是綠氫的重要應用場景,被視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汽車。與燃油車、純電車相比,氫燃料電池汽車具備零排放、能量轉換效率高、里程長、冷啟動能力強等優點。
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一2035年)》《綠色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等多項產業政策,鼓勵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發展與創新。
中銀證券研報顯示,在國家能源局2025年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5萬輛的目標下,2022-2025年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復合增速或達55%。預計2030年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或超過165萬輛,2022-2030年復合增速或達48%。
10月以來,包括廣東、安徽、深圳、青島等地相繼出臺氫能利好政策。多地明確,將對符合條件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給予購置補貼或運營補貼支持。
11月23日,河北保定市發布《保定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安全監督和管理辦法(試行)》,對氫燃料汽車生產發展,化石能源制氫系統的設計、制造和安裝以及氫能生產企業使用特種設備要求做出了規定。
商用車率先開局
氫燃料商用車具備載重大、續航長、運營效率高等優點,是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的主要應用場景。
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截止至2022年,全球主要國家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為67488輛,中國占18.2%,保有量約為12306輛。
從競爭格局分析,氫燃料電池汽車整車市場集中度較高,其中氫能源專用車中CR3達到62%,申龍客車、中通客車、飛馳汽車市場份額占比分別為33%、25%、4%;氫能源客車CR5為70%,上汽大通、宇通客車、飛馳汽車、廈門金旅、申龍客車市場份額占比分別為23%、17%、14%、9%、7%。
資料顯示,申龍客車成立于2005年,是集產品研發、制造與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商用車制造商。目前,申龍客車氫燃料電池汽車產品包括SLK6129燃料電池公交客車、SLK5080燃料電池廂式物流車、SLK5180燃料電池廂式物流車、SLK5133燃料電池商務車。
宇通客車是一家集客車產品研發、制造與銷售為一體的大型制造業企業,主要產品可滿足5米至18米不同長度的市場需求。2022年,宇通客車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分別達322輛和323輛。
飛馳汽車從事研發、生產、銷售公路客車、旅游客車和城市客車,于2016年轉向氫燃料電池客車。截止2022年4月,飛馳科技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品運行總數已破千輛。
從未來發展趨勢看,隨著我國加氫站建設數量提升、國產氫燃料汽車功率密度、續航里程等性能提升,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市場有望打開。
產業鏈公司“氫”裝上陣
上市公司是氫燃料電池發展的重要參與者,目前已有企業進行布局并取得不錯的進展。
12月4日,云內動力盤中9.86%漲停,截至發稿,報3.23元/股,總市值63.64億元。
資料顯示,云內動力是一家主要從事柴油機開發生產的上市公司,具有年產商用車柴油機40萬臺、乘用車柴油機20萬臺、非道路柴油機30萬臺的生產能力,產品廣泛應用于商用車、乘用車及非道路機械領域。
據悉,云內動力與眾宇動力、煦和商貿共同組建了云南合原新能源動力科技有限公司,開展氫燃料電池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工作。2023年1月-9月,云內動力實現營業收入40.94億元,同比減少4.84%;歸屬凈利潤-3.95億元,同比增長20.95%。
11月16日,國鴻氫能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公司為中國一家專注于研究、開發、生產及銷售氫燃料電池電堆及氫燃料電池系統的領先技術型氫燃料電池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模壓柔性石墨雙極板、氫燃料電池堆、氫燃料電池系統,其中氫燃料電池系統主要出售給下游運輸應用客戶和下游固定式應用客戶。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氫燃料電池電堆出貨量計,公司自2017年至2022年連續六年均排名中國第一,2022年市占率為24.4%;按氫燃料電池系統銷售價值計,公司于2022年排名中國第一。
不過,國鴻氫能現階段并未能實現盈利。2020年至2022年,國鴻氫能營收分別為2.27億元、4.57億元和7.48億元,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1.0億元、1.6億元及2.3億元。
特別推薦:國際氫燃料電池展參觀報名
上海國際客車展獲悉,印度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注冊了2100輛電動巴士,與當年前五個月的1571輛相比增長了33%。這一增長勢頭,尤其是在6月份尤為強勁。 據政府公開數據,五家制造商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PMI Electro Mobility在半年排名中領先,交付了542輛電動巴士,市場份額為25.8%。其業績主要得益于春季月份的表現,僅4月和5月就貢獻了超過60%的總交付量。緊隨其后的是Switch Mobility,交付了503輛電動巴士(占24.0%),第一季度的表現穩定,在4月份短暫暫停后,6月份出現了強勁反彈。 Olectra Greentech以366輛(17.4%)的銷量位列第三,整個學期保持穩定的交付速度。JBM Auto在六月強勢回歸,注冊了111輛,占其本季度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該公司共售出298輛,市場份額為14.2%。 曾經在印度電動巴士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塔塔汽車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登記了132輛(占6.3%),相比其在2024年的領導地位(當時登記了超過1400輛電動巴士),這一數字顯得較為平淡。 在新興制造商中,Pinnacle Mobility Solutions 憑借 126 輛的銷量獲得了關注,這些銷量幾乎全部是在六月份取得的。盡管在第二季度沒有出現,但 Aeroeagle Automobiles 在 2025 年初的幾個月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