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公交車越來越多駛上街頭,新能源物流配送車加快替代傳統燃油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布局不斷完善……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加速,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不斷提速。
2023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等8部門印發《關于啟動第一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的通知》,確定北京等15個城市為首批試點城市。記者近期走訪部分試點城市發現,各地正利用試點契機,加快推進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
因地制宜各揚所長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鄭州市東三環的平安大道中央島式公交站臺,“時空隧道”式的造型設計顯得科技感十足。“你看這電子站牌,可以看到下一班車到站時間,還能查看車廂內的舒適程度。乘坐純電動公交車,感覺挺平穩、噪聲也低,比較舒適。”正在等車的鄭州市民張俊說。
據鄭州公交集團快速公交公司站務中心主任李旭介紹,鄭州東三環L3級智能網聯快速公交系統中,像這樣的智能公交站臺目前有23座,停靠在站內的車輛全部是電動車。
2023年10月,鄭州市測試運營的東三環L3級智能網聯快速公交,是全國首批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項目之一,構建了“人-車-路-站-云”協同的新一代智慧交通系統,提升了公眾出行體驗。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總體來看,15個試點城市分布在全國的一二三線,這些城市具有較好的產業基礎、突出的地域特色和有力的政策保障措施。
作為沿海港口城市,浙江寧波的港區車輛電動化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在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62輛無人電動集裝箱卡車被投入到碼頭裝卸作業中,占該港區集卡總數的16%。“充電只需一個小時,續航超120公里,可以跟傳統的燃油和LNG集卡車一起作業。”寧波舟山港梅東公司科研中心業務研發主管虞世宇說,接下來將逐步實現無人駕駛智能集卡在港區自動化堆場全覆蓋。
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潛力巨大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但統計數據顯示,當前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整體滲透率僅10%左右,與新能源汽車整體市場滲透率超30%相比,電動化進程相對緩慢。
業內專家認為,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發展潛力巨大。
不少首批試點城市近年來一直在推動相關工作。早在2009年,鄭州即從公交車、出租車入手,出臺多項規劃政策,推動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發展。目前,鄭州主城區公交車、巡游出租車全部為新能源車,3.5萬余臺網約出租車新能源比例超過70%,其他非新能源車輛營運時間到期后將退出經營。
鄭州近年來還大力推進城市貨運配送車輛新能源化。河南宇鑫物流集團有限公司是鄭州市內規模較大的物流運輸企業,園區內貨運車輛有398輛,其中新能源車160輛、占比約40%;城市配送新能源車輛占比達100%。在宇鑫物流位于鄭州的總部廠區內,企業利用建筑屋頂約4.1萬平方米的空間建設了光伏發電站,用于新能源車輛、搬運設備充電,多余電力上傳電網。
重慶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當地在公共領域推廣新能源汽車12萬輛,建成充電樁19.71萬個、換電站141座。同時,柳州、深圳等地具有汽車制造良好的產業配套基礎,相關企業發展也迎來利好。
位于寧波的浙江中車電車有限公司主要研發、生產、銷售面向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的新能源公交車等車型,該公司總經理王翔說,目前,該公司推出了物流配送車、環衛車等10多種公共領域車型,下一步將加快投放海內外市場。
形成合力助推綠色交通運輸體系建設
“經測算,更新新能源車后,鄭州市公交車每年減少約29萬噸、出租車每年減少約205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鄭州市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規劃分院院長王鵬英說,推進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是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重要一步。
寧波出租車司機董壬偉說,去年8月將原來的油氣兩用車換成新能源車后,成本從原來每公里5毛左右降到1毛左右,幾個月開下來省了不少成本。寧波市出租汽車協會會長忻文兒說,隨著充電樁設施逐步完善,以及新能源車輛質量提升,新能源車越來越得到市場認可。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通過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試點,在公務用車、城市公交車、環衛車等領域,將推廣超過60萬輛新能源汽車。同時,將加強公路沿線、郊區鄉鎮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城際快充網絡和停車場站等專用充換電站建設。
不少地方按照試點要求已經積極行動起來。寧波市經信局汽車與裝備工業處處長楊世兵介紹,寧波將持續擴大公交、物流、公務用車等領域新能源汽車應用規模。
王鵬英說,未來,鄭州將加快完善新能源充電設施布局,加快推進城市綠色貨運配送體系建設。
在基礎設施方面,慶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光輝建議,環衛、礦山、港口等應用場景運距相對固定,最適宜推廣電動化,需要加快完善充換電等基礎設施配套。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紀雪洪認為,試點的啟動有助于通過規模效應帶動相關產業鏈加快發展。車企要針對特定場景加快開發新能源車型,制造更具經濟性的公共領域新能源用車。各方要形成合力,助推綠色交通運輸體系建設。
上海國際客車展獲悉,印度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注冊了2100輛電動巴士,與當年前五個月的1571輛相比增長了33%。這一增長勢頭,尤其是在6月份尤為強勁。 據政府公開數據,五家制造商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PMI Electro Mobility在半年排名中領先,交付了542輛電動巴士,市場份額為25.8%。其業績主要得益于春季月份的表現,僅4月和5月就貢獻了超過60%的總交付量。緊隨其后的是Switch Mobility,交付了503輛電動巴士(占24.0%),第一季度的表現穩定,在4月份短暫暫停后,6月份出現了強勁反彈。 Olectra Greentech以366輛(17.4%)的銷量位列第三,整個學期保持穩定的交付速度。JBM Auto在六月強勢回歸,注冊了111輛,占其本季度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該公司共售出298輛,市場份額為14.2%。 曾經在印度電動巴士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塔塔汽車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登記了132輛(占6.3%),相比其在2024年的領導地位(當時登記了超過1400輛電動巴士),這一數字顯得較為平淡。 在新興制造商中,Pinnacle Mobility Solutions 憑借 126 輛的銷量獲得了關注,這些銷量幾乎全部是在六月份取得的。盡管在第二季度沒有出現,但 Aeroeagle Automobiles 在 2025 年初的幾個月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