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生命之本”,為了安全,加速智慧交通的建設勢在必行。
近日,一場會議讓大家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智慧交通建設上,它就是第十七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ITSAC 2022)暨2022中國智能交通大會。中國電信承辦了該大會的“運營商賦能智慧交通創新”論壇,協同產業伙伴共同探討智能交通發展趨勢及分享了行業科技成果。
如何加快馬路的“思考”速度?
智慧交通用更形象的語句來解釋,就是加速馬路的“思考”速度。智慧交通建設除可以解決長期困擾行業的安全運營監管、信息系統、設備管理維護等問題外,也為5G落地公共出行、車聯網建設乃至智慧城市建設等等方面,提供了平臺和應用的支撐。
至于“思考”速度應如何加快,借天翼云公司交通行業總監邵鈺博的話來說,首先,必須實現人、車、路三者之間的協同和數據交換這一本質要求;其次是智慧場景的衍生,如智能養護、智能服務區、自動駕駛等;最后是滿足這些場景的共性需求,包括廣覆蓋、統一架構、低時延、安全可信等等。
加“數”融合讓交通更智慧
智慧交通建設離不開運營商的鼎力支持。在“運營商賦能智慧交通創新”論壇上,中國電信就發布了ITSWing交通運輸數字大腦平臺、數字道路產品品牌Hello WayTM以及《數字道路白皮書》,此外,還舉辦了中國電信集團中電信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數字城市開放實驗室揭牌及多輪生態伙伴簽約儀式。
同時,新華網近日在一篇報道中還提到,中國電信基于云計算、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等技術,面向交通運輸政府管理部門開發了“交通運輸數字大腦”,作為專業管理平臺,“交通運輸數字大腦”已為常州、黃岡、馬鞍山等地提供服務。
回望2021年9月,中國電信旗下的天翼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該公司定位于車路協同技術研發及服務運營,旨在攻克5G+北斗融合定位、多源異構數據融合、全域協同控制、5G/V2X融合網絡等關鍵技術,構建“深度感知、可靠通信、智慧決策、高效運營”的國家級智能車路協同系統,實現L3-L5級智能車路協同技術和場景的大規模驗證與應用。
擴大“朋友圈”共建“新馬路”
“馬路”一詞的由來要追溯到18世紀末,名叫馬長丹的英格蘭設計師設計了一種便于排水的碎石路,以滿足英國工業革命后蓬勃發展的交通運輸需求。這種鋪路方法19世紀初傳到我國后,其稱呼演變成“馬路”。兩百年來,馬路自己并不會思考。如今,僅靠中國電信輸入的“智慧”顯然不夠,除上文提到的在“運營商賦能智慧交通創新”論壇上中國電信進行了多輪的生態伙伴簽約外,在全國各地的智慧交通領域,中國電信都在不斷擴大“朋友圈”。
今年4月,中國電信就與甘肅省張掖市簽訂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今年7月,中國電信四川公司又與四川蜀道智慧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國家北斗導航位置服務數據中心四川分中心聯合舉辦了“5G+北斗”賦能智慧交通座談會上;今年8月,天翼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還與中智行(蘇州)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先導(蘇州)數字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聯合上線了“輕車·熟路”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系統。
上海國際客車展獲悉,印度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注冊了2100輛電動巴士,與當年前五個月的1571輛相比增長了33%。這一增長勢頭,尤其是在6月份尤為強勁。 據政府公開數據,五家制造商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PMI Electro Mobility在半年排名中領先,交付了542輛電動巴士,市場份額為25.8%。其業績主要得益于春季月份的表現,僅4月和5月就貢獻了超過60%的總交付量。緊隨其后的是Switch Mobility,交付了503輛電動巴士(占24.0%),第一季度的表現穩定,在4月份短暫暫停后,6月份出現了強勁反彈。 Olectra Greentech以366輛(17.4%)的銷量位列第三,整個學期保持穩定的交付速度。JBM Auto在六月強勢回歸,注冊了111輛,占其本季度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該公司共售出298輛,市場份額為14.2%。 曾經在印度電動巴士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塔塔汽車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登記了132輛(占6.3%),相比其在2024年的領導地位(當時登記了超過1400輛電動巴士),這一數字顯得較為平淡。 在新興制造商中,Pinnacle Mobility Solutions 憑借 126 輛的銷量獲得了關注,這些銷量幾乎全部是在六月份取得的。盡管在第二季度沒有出現,但 Aeroeagle Automobiles 在 2025 年初的幾個月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