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東六環加寬(入地)改造工程總體進度已接近90%,廠通路潮白河大橋引橋及主橋的下部結構基本完成,國道109新線高速計劃于6月份建成通車……今天,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了解到,今年北京將聚焦重點區域發展需要,計劃完成道路等交通項目投資500億元,投資額比去年增加16%。
一季度完成100億元目標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徐會杰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北京重點安排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災后重建、暢通微循環等市級重點工程,目前各項工程推進順利,前兩個月已完成投資54個億。當前,各項工程推進順利,一季度能夠完成100個億的目標,確保實現“開門紅”。
目前各續建項目已全面實現復工,正在加快推進。其中,國道109新線高速、承平高速等重點項目的控制性工程,節日期間堅持施工;其他項目從2月15日開始陸續復工,到21日已全面恢復正常施工。
城市副中心建設方面,東六環加寬(入地)改造工程總體進度已接近90%,將按計劃于今年具備通車條件。廠通路潮白河大橋引橋及主橋的下部結構基本完成,計劃于今年9月底實現完工,屆時河北大廠進京距離將縮短20公里,行駛時間縮短半小時。通馬路、環球影城北2個綜合交通樞紐目前均已實現主體結構封頂,也計劃于今年實現完工,將為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及周邊城市客流提供綜合體驗式服務。
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國道109新線高速進度已超過九成,計劃于6月份建成通車。承平高速已于2023年底實現主體工程開工,目前工程進度約15%,控制性工程已全部進場施工。此外,豐臺站、朝陽站2個交通樞紐進度均已達到80%,計劃今年實現完工,屆時將實現火車站與北京交通系統高效便捷的客流集散。
城市路網建設方面,回天計劃的重要項目北清路快速化提級工程,目前項目總體進度約60%,正在進行京藏立交、京新立交節點橋梁及主路主橋等的施工。京密快速路工程總體進度超過60%,正在進行高架橋梁結構施工,兩個項目均計劃于今年實現完工。
今年將開通45.3公里城市軌道交通線路
按照建設計劃,今年北京將開通地鐵3號線一期(東風—東四十條)、12號線(東風—四季青)、昌平線南延一期剩余段(西土城—薊門橋)3條(段)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總里程約45.3公里,屆時路網總里程將達880公里,通達性進一步提升。
3號線和12號線將填補朝陽東壩地區的軌道交通空白,方便居民出行;3號線還與鐵路北京朝陽站接駁,實現“七站兩場”地鐵全覆蓋;昌平線南延一期剩余段的開通可方便昌平線乘客直達北三環區域。
同時,3號線和12號線分別在工人體育場站和西壩河站與17號線北段形成換乘,提升17號線北段的客流吸引力。
此外,3號線與6號線青年路-朝陽門區段、12號線與10號線北段平行且距離較近,預計可緩解6號線東段和10號線北段的局部客流壓力;昌平線實現薊門橋站后折返,提升本線運力,緩解運力運量矛盾和沙河等站站外限流和站臺滯留排隊情況。
為進一步提升軌道交通服務水平,今年北京還將持續優化提升既有軌道線網。計劃增開運營車站和出入口,開通昌平線南延朱房北站,開通亦莊線亦莊火車站地鐵站 B口和 C口、大興線新宮站 D口、14號線阜通站 A2口、昌平線南延學院橋站 D2口。推動國貿站新增換乘通道改造、安定門增設出入口等工程。完成10號線信號系統車地無線通信網絡化優化工程。加強首都機場線服務城市通勤功能,開工建設望京南站。
同時,優化運營服務措施。壓縮昌平線、15號線高峰時段最小列車運行間隔,緩解高峰時段客流壓力。對白石橋南、郭公莊、東四、宋家莊、巴溝、10號線知春路、沙河高教園站進行換乘站標識更新改造。
增加微循環公交線路不少于30條
為進一步提升地面公交運營服務水平,2024年北京將著力推進公交改革發展、提質增效,增強地面公交吸引力。
推進公交和地鐵兩網融合,削減與軌道重復的長大線路和自身低效線路30條,優化合并30條;加密微循環線,強化客流“飼喂”,增加連接軌道車站和社區的微循環公交線路不少于30條;在軌道覆蓋不到的郊區與中心城客流走廊,和軌道客運強度大需分擔壓力的客流走廊,增加公交干線,協同服務中長距離通勤、通學出行。在出行需求集中區域開通通醫、通游線路50條,軌道車站換乘距離小于50米的公交站點占比提升到88%。
依托普線串連居住區與“學醫景商”,依托微循環線在社區、功能區內提供短距離出行服務,精準服務老人、學生、休閑人群;同時加強郊區內的線網覆蓋。大力發展定制公交,在服務通勤、通學外,擴展服務旅游、商務和團體出行,實現點對點快速直達服務,吸引私家車、網約車等出行轉換。
上海國際客車展獲悉,印度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注冊了2100輛電動巴士,與當年前五個月的1571輛相比增長了33%。這一增長勢頭,尤其是在6月份尤為強勁。 據政府公開數據,五家制造商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PMI Electro Mobility在半年排名中領先,交付了542輛電動巴士,市場份額為25.8%。其業績主要得益于春季月份的表現,僅4月和5月就貢獻了超過60%的總交付量。緊隨其后的是Switch Mobility,交付了503輛電動巴士(占24.0%),第一季度的表現穩定,在4月份短暫暫停后,6月份出現了強勁反彈。 Olectra Greentech以366輛(17.4%)的銷量位列第三,整個學期保持穩定的交付速度。JBM Auto在六月強勢回歸,注冊了111輛,占其本季度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該公司共售出298輛,市場份額為14.2%。 曾經在印度電動巴士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塔塔汽車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登記了132輛(占6.3%),相比其在2024年的領導地位(當時登記了超過1400輛電動巴士),這一數字顯得較為平淡。 在新興制造商中,Pinnacle Mobility Solutions 憑借 126 輛的銷量獲得了關注,這些銷量幾乎全部是在六月份取得的。盡管在第二季度沒有出現,但 Aeroeagle Automobiles 在 2025 年初的幾個月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