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公交集團的數千臺車輛穿行于武漢大街小巷,成為市民、乘客的“流動之家”,更是江城流動的窗口和風景線。
在高質量發展大背景下,擁有數十年歷史的老牌國企如何升級換擋提速?
武漢公交集團通過實施盤活存量資源、業務換擋升級等多種形式的“騰籠換鳥”舉措,走出破局、轉型發展的先手棋。
資產拓展對外經營
武漢公交集團,是武漢市大型國有企業,下轄17家二級分公司、5家二級全資子公司、5家參股公司、1家控股公司,現有員工2.45萬人;公交車8466臺(其中新能源車5035臺、占總車數的59.5%),有軌電車21列,出租車1504臺;營運線路556條(含有軌電車),線路總長度8874.72公里,線網長度2747.12公里,各類公交場站159座。
武漢公交集團充分盤活集團現有資源,求突破、謀轉型。
該集團對現有物業資源進行清查整理,廣泛尋求客戶資源,激勵職工干部積極尋求業務、項目,進一步提升出租比例。
隨著公交車輛整體向新能源方向轉型,武漢公交集團盤活加油站資源,與中石化展開深度合作,逐步開展對外加油業務。目前,易家墩公交加油站已實現對外經營。
做強做優公交廣告
2020年底,武漢公交收回了候車亭媒體資源,車輛媒體和站點媒體的梳理整合工作基本完成,為公交廣告媒體經營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武漢公交廣告公司還于2020年底建成了所屬公交媒體的經營管理網絡平臺,全面覆蓋武漢公交的8000多臺公交車和5800多塊候車亭大牌媒體。
“無論何時何地,客戶都能輕點鼠標在線完成公交廣告的下單等服務。”武漢公交廣告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初,武漢公交集團正式啟動公交廣告媒體經營“混改”工作,旨在進一步增強廣告創意、設計和制作能力,做大做強公交廣告業。混改啟動后,武漢公交廣告經營更加靈活,發布范圍更加廣泛。
在原有車身廣告基礎上,武漢公交集團利用車廂內設施載體,拓展新的媒體資源,將車內燈帶和司機背板進行組合,打造全方位車內媒體資源展示平臺。2022年全年,全集團預計可開發4500余臺車內媒體資源。
此外,武漢公交集團還對江夏公交的400余臺車輛車身媒體資源進行整體開發,充分利用遠城區公交媒體資源創收增效,不斷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以壯大自身實力,更好地服務群眾。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