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飛機、火車、輪船等交通工具之外,你能想象坐著公交車也可以出國“串門”嗎?在中越邊境的廣西東興市和越南廣寧省芒街市之間,就開行著這樣一趟跨國公交車。
圖源:廣西東興微信公眾號
清明節前夕,廣西東興市歸僑何保和三位哥哥一起,選擇了一種新穎便捷的跨國交通方式——中國東興至越南芒街跨國公交車,前往越南下龍市掃墓。
2024年11月29日,這趟跨國公交正式開行。在中方境內,起點站為東興國際旅游集散中心,途經東興市體育中心、東興二橋口岸等5個站點,越方運行線路設置芒街二橋口岸、芒街汽車總站2個站點。跨國公交單程票價10元(人民幣,下同)。
東興市是廣西著名僑鄉,目前市戶籍人口約15萬人,有歸僑和僑眷7.2萬人;海外華僑12.8萬人,定居在30多個國家。
“北侖河一橋出入境旅客很多,經常要排隊等候過關。”何保說,他每年都會前往越南省親,每年清明節,很多僑胞也會從世界各地回到東興,再前往越南祭祖,這趟跨國公交讓僑胞們省親的路更便捷。
乘客乘坐跨國公交車(圖源:新華社)
跨國公交的乘客有兩國的邊民、商人,也有背包客。
記者隨跨國公交車從東興國際旅游集散中心出發,約15分鐘后,公交車抵達東興二橋口岸站,車輛和人員在此分別接受檢查。大約20分鐘后,公交車駛上500多米長的中越北侖河二橋。跨國公交車進入越南境內后,大約還需25分鐘,便可抵達終點站芒街汽車總站,全程用時約一個小時。
從事跨境業務的蘇世豪經常往返東興與芒街,在他的邊民證上,出入境印章蓋得密密麻麻。蘇世豪告訴記者,雖然是出國,但感覺和在國內坐公交車一樣方便。
來自浙江的19歲大學生王浩臣計劃從東興到芒街后,再轉車到河內游玩。“從來沒體驗過坐公交車出國,感覺非常新奇。”他說。
記者在芒街采訪時,不少越南邊民也對這趟公交車給予了積極評價。越南人阮氏勉常住東興,經常坐這趟跨國公交出行,“沒什么事,吃碗粉就回去了。”
乘客在越南芒街汽車總站下車(圖源:新華社)
“我們計劃將跨國公交打造成旅游產品,同時加強對乘務員的培訓,讓其具備解說沿途人文風景的能力,聯合旅行社共同宣推跨國公交。”東興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總經理雷明軍說,目前,跨國公交由其所在公司負責運行,每天來回各一趟。未來將根據客流情況增加頻次,越方公交企業也將加入運營行列。
“東興與芒街交流頻繁,這趟跨國公交既方便兩國群眾往來,又可為游客提供一種新的跨境旅游體驗,”東興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耿言毅說。
越南芒街市委常委、市人民委員會常務副主席杜文俊表示,跨國公交的開行有利于促進兩地的貿易與旅游,越方也將追蹤其運行情況,并適時考慮增設越方站點、增加班次,更好滿足邊民和游客的出行需求。
極目新聞綜合新華社、中新社、中國日報網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