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上午,正在召開的北京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舉辦“會中辦提案”提案辦理協商會。在“關于在中心城區倡導綠色出行的提案”辦理協商會上,提辦雙方面對面深入溝通,共同推進提案更好落實,探討相關問題解決的路徑。
提案提出者是來自致公黨的市政協委員、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弘都院總規劃師許檳,他建議從出行者體驗感受出發研究軌道交通站點周邊一體化規劃、建設和治理的保障措施,有效加強站城融合。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選取第一批軌道微中心的典型優秀案例,合理引導街區功能混合和建筑用途轉換,提升軌道站點周邊土地使用效能,提高客流吸引力。
針對委員建議,市交通委主任李軍會現場回應稱,近年來北京市通過大力發展軌道交通、加快地面公交轉型、提高綠色交通品質等措施提升綠色出行吸引力。2024年,軌道、公交客運量和共享單車騎行量分別為36.22億、20.7億、11.43億人次,比2023年分別增長4.87%、0.57%、4.85%;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也從2023年的74.7%提升至2024年的75.6%。
“委員們提出‘從出行者體驗感受出發’研究推動工作的建議很好,我們將推動軌道規劃理念轉變,按照‘以站定線’原則,統籌好現狀與發展、效率與效益的關系,實施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李軍會介紹,2025年,還將優化完善“兩網融合”指標評價體系,明確公交線路對區域覆蓋率、與軌道接駁等指標以及線路優化調整規則,逐條、逐區域梳理公交線路和站點設置,50米內換乘公交站點占比達到90%,提高公共交通出行便利性和覆蓋面。強化慢行系統品質提升方面,將進一步統籌街道區域范圍內空間資源,開展獨立非機動車道增設和拓寬工作,優化非機動車出行服務供給,切實優化市民體驗感。
隨后,歐陽繼華、王秀英、楊洋、黃軼等委員,觀摩會議的“模擬政協”學生等也就自己關注的健全“軌道+土地”模式、推動地面公交和地鐵“兩網融合”、提供更好的乘坐和候車體驗、推廣綠色出行理念等方面問題,與市交通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交通委、首都精神文明辦、市公交集團、市地鐵公司分管負責同志進行充分溝通交流,共同為優化中心城區綠色出行環境出謀劃策。
上海國際客車展獲悉,印度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注冊了2100輛電動巴士,與當年前五個月的1571輛相比增長了33%。這一增長勢頭,尤其是在6月份尤為強勁。 據政府公開數據,五家制造商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PMI Electro Mobility在半年排名中領先,交付了542輛電動巴士,市場份額為25.8%。其業績主要得益于春季月份的表現,僅4月和5月就貢獻了超過60%的總交付量。緊隨其后的是Switch Mobility,交付了503輛電動巴士(占24.0%),第一季度的表現穩定,在4月份短暫暫停后,6月份出現了強勁反彈。 Olectra Greentech以366輛(17.4%)的銷量位列第三,整個學期保持穩定的交付速度。JBM Auto在六月強勢回歸,注冊了111輛,占其本季度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該公司共售出298輛,市場份額為14.2%。 曾經在印度電動巴士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塔塔汽車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登記了132輛(占6.3%),相比其在2024年的領導地位(當時登記了超過1400輛電動巴士),這一數字顯得較為平淡。 在新興制造商中,Pinnacle Mobility Solutions 憑借 126 輛的銷量獲得了關注,這些銷量幾乎全部是在六月份取得的。盡管在第二季度沒有出現,但 Aeroeagle Automobiles 在 2025 年初的幾個月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