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于出行,山東又有一條暖心便民消息:2024年10月15日至2025年3月15日,德州中心城區繼續實行城市公交全員全域免費乘坐。這是2021年以來,德州第4年實施該政策。據媒體報道,免費后公交客流量增長明顯,部分線路客流量達到免費前的2倍。
這幾年,為進一步倡導綠色出行理念,鼓勵、引導市民優先選擇公共交通出行,山東各地均采取了最簡單直給的方案——“免費”。自去年4月26日起,國家法定節假日及雙休日期間,臨沂市民可全天免費乘坐市區所有公交車輛,政策執行至2024年12月31日。聊城也是連續四年于11月15日至來年3月15日執行免費乘坐公交惠民政策。而在每年的綠色出行周,“五一”“十一”假期,山東各地也在用不同的票價優惠方式促使市民選擇公交出行。
免費出行背后的“民生賬單”“綠色賬單”顯然是無價的。免費不僅為市民出行節省了費力,公共交通的暢行也會加快城市交通運轉效率,同時降低環境污染。近年來,盡管私家車數量在不斷上升,“公共交通優先”的發展戰略從未改變。
但不可否認的是,相關數據顯示坐公交的人幾乎每年都在減少。其中的原因是多樣的,既包括公交等待時間長、行進速度慢、不夠舒適等問題,也包含出行方式越來越多樣,可選擇的余地越來越多。共享單車、電動車、私家車、網約車,當市民擁有了更多出行選擇,必然對既有公交客流造成分流。
然而雖然客流在減少,但近年來多地的公交票價卻基本沒有上升,反而對越來越多的特定人群采取免費。再此背景下,公交公司的運營成本必然不斷上升。
10月17日,國務院印發《城市公共交通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標志著我國實施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邁出新的一步。
《條例》中有幾點值得注意。首先,公交優先發展的導向再次得到明確。國家鼓勵、引導公眾優先選擇公共交通作為機動化出行方式。明確城市人民政府是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責任主體。
公共交通作為一項民生服務,堅實完善的發展保障是良性發展的關鍵,不然“免費乘車”只能淪為一時的喜聞樂見。《條例》中專門設置了“發展保障”一章,對支持和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發展作了較為全面、系統的規定。
其中包括,保障用地需求,明確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用地可以以劃撥、協議出讓等方式供給,并可以按照規定實施綜合開發,支持城市公共交通發展。健全投融資機制,明確城市人民政府應當安排公共交通發展所需經費并納入本級預算;鼓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融資支持力度,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依法參與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運營。
以及完善票價體系,鼓勵建立多層次、差別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票價體系,明確城市公共交通企業可以開展定制化出行服務業務。落實補貼政策,規定綜合考慮財政承受能力、企業增收節支空間等因素,按照規定及時給予補貼補償。保障優先通行,明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設置公共交通專用車道。
從《條例》內容可以看出趨勢:城市公共交通的公益屬性明顯,但為保障長效發展,在保障公益屬性的同時,需不斷探索市場化運營的路徑。例如實施對公共交通用地的綜合開發,健全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公共交通建設運營等。除公益性的公共服務外,鼓勵開展定制化的出行服務,采取差異化的定價模式。
期待更多城市公交的惠民政策,也期待通過改革城市公交能夠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上海國際客車展獲悉,印度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注冊了2100輛電動巴士,與當年前五個月的1571輛相比增長了33%。這一增長勢頭,尤其是在6月份尤為強勁。 據政府公開數據,五家制造商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PMI Electro Mobility在半年排名中領先,交付了542輛電動巴士,市場份額為25.8%。其業績主要得益于春季月份的表現,僅4月和5月就貢獻了超過60%的總交付量。緊隨其后的是Switch Mobility,交付了503輛電動巴士(占24.0%),第一季度的表現穩定,在4月份短暫暫停后,6月份出現了強勁反彈。 Olectra Greentech以366輛(17.4%)的銷量位列第三,整個學期保持穩定的交付速度。JBM Auto在六月強勢回歸,注冊了111輛,占其本季度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該公司共售出298輛,市場份額為14.2%。 曾經在印度電動巴士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塔塔汽車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登記了132輛(占6.3%),相比其在2024年的領導地位(當時登記了超過1400輛電動巴士),這一數字顯得較為平淡。 在新興制造商中,Pinnacle Mobility Solutions 憑借 126 輛的銷量獲得了關注,這些銷量幾乎全部是在六月份取得的。盡管在第二季度沒有出現,但 Aeroeagle Automobiles 在 2025 年初的幾個月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