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在粵港澳大灣區港珠澳大橋北部38公里處的伶仃洋上,我國第二條海底沉管隧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施工再掀大干熱潮。隨著一聲令下,被譽為“深海郵遞員”的“一航津安1”運安一體船,穩穩地停靠在桂山島沉管預制廠船塢,并輕松地將8萬噸重的E19管節“搭載”上身,整裝待發。標志著這只搭載了鋼殼沉管的“巨無霸”即將第19次出發,完成E19管節的運輸和安裝任務。這一天,正是這位“深海郵遞員”的三歲生日。
世界首艘自航式沉管運輸安裝一體船“一航津安1”正在深中隧道工程中工作
“在‘深海郵遞員’的神助攻下,我們已經18次提前完成海上浮運沉管的任務,在沉管對接安裝上18次實現了毫米級對接,遠優于誤差設計要求,其中E13到E18管節的對接安裝,連續6次實現零誤差,創造了世界跨海隧道沉管安裝對接技術領域新紀錄。”深中通道隧道工程承建單位中交一航局項目部副總工程師寧進進說。
深中通道E19管節(左一)完成“密封”后,移入水中,等待與一體船合體
“一航津安1”采用雙體船型設計,船長190.4米,型寬75米,型深14.7米;由左右兩個片體組成,每個片體各配備1臺9280千瓦推進發動機,運載8萬噸級沉管深水靜水航速可達每小時9公里;每個片體有4臺側面發動機,滿足動力定位要求,具有航跡追蹤及偏移糾偏功能,在無需其它船舶協助的情況下,可嚴格按照設定寬度進行自航式循跡航行。設計沉管浮運安裝效率較傳統工藝提升一倍以上,在37米水深條件下,安裝對接精度誤差控制在5厘米以內。
該船集沉管浮運、定位、沉放和安裝等功能于一體,圓滿解決了深中通道建設面臨的50公里超長距離浮運、穿越中國最繁忙的珠江口航道、深水深槽強回淤等帶來的安全風險和航道疏浚等難題。接下來,它將繼續完成深中通道隧道工程剩余全部標準沉管的浮運和安裝工作,為深中通道這一世界級超級工程寫下壯麗詩篇。
鏈接:深中通道
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工程(簡稱深中通道),地處珠江口,連接深圳市前海經濟合作區和中山市,是國家“十三五”重大工程和《珠三角規劃綱要》確定建設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過江通道。項目全線采用雙向8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為100公里/小時。預計2024年全線建成通車。項目建成后,中山到深圳可跨江直達,車程從兩個小時縮減至半個小時以內,
深中通道全長24公里,其中海底隧道設計為雙向八車道,隧道全長6.8公里,由32節巨型沉管組成,比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長度長1.2公里,寬度增加了兩車道,是目前世界上建設規模最大的沉管隧道。沉管外部包裹鋼殼,是我國首例鋼殼包裹的沉管隧道。
上海國際客車展獲悉,印度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注冊了2100輛電動巴士,與當年前五個月的1571輛相比增長了33%。這一增長勢頭,尤其是在6月份尤為強勁。 據政府公開數據,五家制造商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PMI Electro Mobility在半年排名中領先,交付了542輛電動巴士,市場份額為25.8%。其業績主要得益于春季月份的表現,僅4月和5月就貢獻了超過60%的總交付量。緊隨其后的是Switch Mobility,交付了503輛電動巴士(占24.0%),第一季度的表現穩定,在4月份短暫暫停后,6月份出現了強勁反彈。 Olectra Greentech以366輛(17.4%)的銷量位列第三,整個學期保持穩定的交付速度。JBM Auto在六月強勢回歸,注冊了111輛,占其本季度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該公司共售出298輛,市場份額為14.2%。 曾經在印度電動巴士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塔塔汽車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登記了132輛(占6.3%),相比其在2024年的領導地位(當時登記了超過1400輛電動巴士),這一數字顯得較為平淡。 在新興制造商中,Pinnacle Mobility Solutions 憑借 126 輛的銷量獲得了關注,這些銷量幾乎全部是在六月份取得的。盡管在第二季度沒有出現,但 Aeroeagle Automobiles 在 2025 年初的幾個月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