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由于上方施工擾動、地鐵長期運營帶來的“震陷”效應,以及上海的整體土地沉降,地鐵沿線還是形成了若干個沉降漏斗。當時的上海地鐵運營有限公司的總工程師王如路等人就在2001年發布的《近年來上海地鐵監護發現的問題及對策》一文中提到,截至當年,位于市中心的2號線人民公園站至陸家嘴站之間形成了一個直徑3公里、沉降量最深達到2.5米的巨型漏斗。
2011年,著名隧道專家孫鈞在談到上海地鐵沉降問題時對媒體表示,不必對地鐵大修,但要注意監測。上海地鐵自1995年1號線開通后,針對地下線路每年2次沉降監測,高架區間每年1次沉降監測,1995-2011年不定期的收斂變形監測,2011年開始每年1次全網每五環一個斷面的收斂監測。
同樣在2011年上海市地調院和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上海軌道交通沉降監測高程基準網,是全球第一個軌道交通沉降監測基準網。自建立以來,隨著軌道交通新線不斷地投入運營,該基準網也在不斷擴大和完善,2022年上半年上海軌道交通沉降監測基準網主要由58座基巖標、300多座車站深標點和1400多座城市水準點組成。
2015年,墨西哥城一列火車在行駛時撞上另一列車,導致12人受傷。美國邁阿密大學研究團隊2017年的研究顯示,事故發生的原因是該市鐵軌坡度原本設計的傾斜度是3%,因土地沉降,事故發生時已超過7%。這超出了列車的剎車能力上限。研究團隊還警告未來會發生更多事故。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李國平告訴財新記者,對地下水的過度開采,會導致地下水水位明顯下降。自1999年到2013年間,北京地下水位平均每年要下降1米;而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就會導致地面沉降。如果地下水位明顯下降,也會對建筑物產生一些影響─包括引發局部地區的塌方等地質結構方面的問題。但是,地面沉降還跟當地的地質情況等因素有關;所以有時地面沉降的速率,在一定范圍之內仍是不均衡的。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6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30條,運營里程11127.6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56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6.9億人次,進站量16.1億人次。6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1.8億人次,降低6.3%,同比增加0.7億人次,增長2.7%。6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17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降低3.1%,同比降低3.8%。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71條,運營里程9638.2公里,完成客運量26億人次,進站量15.5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087萬人次,進站量5401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4條,運營里程518.7公里,完成客運量987萬人次,進站量935萬人次。 本月新增運營里程149.3公里,新增運營線路4條,為寧波地鐵8號線一期、廣州地鐵10號線、廣州地鐵12號線西段和東段、廣州黃埔有軌電車2號線;新增運營區段7個,為沈陽地鐵1號線東延段、紹興地鐵1號線支線北段、南昌地鐵1號線東延段、南昌地鐵1號線北延段、南昌地鐵2號線東延段、重慶地鐵6號線東延段、天水有軌電車示范線二期。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