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地鐵建設成本再創新高。上海申通地鐵建設集團近日在上海市建設工程交易服務中心官網發布了上海市軌道交通19號線工程設計招標公告。公告顯示,工程總投資938.89億元,線路全長約46.2公里,平均每公里投資達20.32億元,工期為2954天(約8年)。
公告稱,上海市軌道交通19號線及19號線北延伸工程是一條貫穿中心城中央活動區的南北向徑向市區線,途經閔行、徐匯、浦東新區、虹口、寶山等行政區,線路全長約46.2公里,均采用地下敷設方式,共設車站34座,平均站間距為1.39公里。
線路有換乘站18座,分別與2、4、6、7、8、9、10、11、12、13、14、15號線、在建18號線二期、規劃20號線、規劃22號線、在建23號線、規劃26號線、在建機場聯絡線、規劃奉賢線、規劃機場快線、在建滬通鐵路二期、在建滬渝蓉高鐵、規劃寶嘉線換乘。
《中國經營報》記者統計發現,目前,一線城市地鐵造價超10億元/公里已較為普遍,如按照《上海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18—2023年)》,規劃建設的上海地鐵20號線一期、23號線一期、13號線西延伸工程每公里建設成本分別達19.87億元、12.05億元、12.89億元。
一位北京地鐵人士對記者透露,就北京目前在建和規劃建設的地鐵線路來看,建設均價已超10億元/公里,部分線路如《北京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22—2027 年)規劃建設的地鐵25號線三期(麗金線),預計成本將超過15億元/公里。
“地鐵建設成本主要包括工程費用及土地房屋征收補償費、道路疏解費、管線改遷費等。隨著征地拆遷、材料、人工等成本的不斷提升,地鐵建設成本越來越高。”上述北京地鐵人士表示,不同項目各種費用占比不一,通常征地拆遷費用占比最高,因地鐵多修建于城市繁華地帶,拆遷一直都是地鐵沿線各個利益相關人眼中的“唐僧肉”。
一位廣州地鐵人士也對記者表示,由于城市拆遷補償高、站點建設密度大、線路地下施工工程大等因素,地鐵建設成本遠超其他交通基礎設施。目前國內地鐵每公里單位造價從5億元上升到7億—8億元,一線城市線路超過10億元/公里。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以下簡稱“城軌協會”)7月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國內地累計有57個城市投運城軌交通線路10566.55公里,其中地鐵8112.23公里,占比76.77%。
城軌協會2021年發布的《城市軌道交通發展戰略與“十四五”發展思路報告》顯示,“十四五”期間,預計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年均完成建設投資約6000億元,全國預計新增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3000公里,建設投資強度仍處于較高水平。同時,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和運營企業全生命周期經濟效益普遍較差,部分地區政府甚至承擔了較大的債務風險,未來長期還本付息面臨較大財務壓力,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面臨財務可持續挑戰。
城軌協會指出,城市軌道交通在建設規模和節奏方面要量力而行,有序推進。規劃建設與城市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城市軌道交通,合理把握建設規模和節奏;在建設標準方面,要因地制宜,經濟適用;一體融合,集約高效,嚴控風險,持續發展。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