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晚,亞洲最長地鐵環線武漢地鐵12號線再傳捷報——在科普公園站至丹水池站這一過江區間,“江城卓越號”盾構機順利推進到第500環,成功突破1000米,安全實現了盾構機始發、穿越長江大堤等兩項一級風險源。下一步,盾構機將進入全段面泥巖層施工,也是難度系數最大的江下穿越。
據介紹,科普公園站至丹水池站區間位于二七長江大橋下游,隧道全長4012米,越江寬度約2160米,是國內最長的穿越長江地鐵隧道。“江城卓越號”盾構機全長121米,總重2963噸,盾構機開挖直徑12.55米,相當于4層樓高。自始發以來,“江城卓越號”盾構機揮舞著22組液壓千斤頂,使出1.5萬噸的推力,以每天平均掘進6米的速度前行。
15日晚,在卓越號的盾構機控制室內,盾構機操作手董加琦熟練操作面板上的按鈕。他介紹,盾構機上的設備十分精密,每個監測數據以毫米等最小單位為刻度,通過地層土體壓力和容重,判斷應該賦予盾構機縱向和橫向的力道,保證盾構勻速掘進前行,既避免隧道沉降,還能確保隧道不滲不漏。
武漢地鐵集團二級項目經理朱藝介紹,盾構機始發地層上軟下硬,上面為粉細砂、下面為粉砂質泥巖,對刀具的磨損極大,至今已換刀20余次、300多把。下一步,盾構機將進入長達400米最難啃的全段面泥巖層,平均強度30兆帕,極易在掘進中結成泥餅,加快刀具磨損。對此,他們采用DCRM系統,精準發現刀具磨損、刀具不轉或溫度異常情況,提醒及時更換刀具。面對全段面泥巖層,董加琦稱,他已找到一個好辦法:“把盾構機往前推一會,再空轉一會,同時用高壓水沖洗一下刀盤,把泥餅沖洗掉再往前掘進。”
施工方中鐵十四局項目書記閆鋒介紹,董加琦曾參加了杭州望過江通道的施工,對地質研判、渣樣分析、刀具監測和聲音采集等信息能夠精準分析,像他這樣年輕的“老工人”,占越江盾構施工隊伍的五成,已成為大盾構的生力軍。
據介紹,12號線是武漢首條地鐵環線,全長59.9公里,設站37座,線路兩次穿越長江,一次穿越漢江。該線建成通車后,將有效緩解中心城區客流壓力,實現“三鎮同環”,對加快城市重點發展完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6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30條,運營里程11127.6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56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6.9億人次,進站量16.1億人次。6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1.8億人次,降低6.3%,同比增加0.7億人次,增長2.7%。6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17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降低3.1%,同比降低3.8%。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71條,運營里程9638.2公里,完成客運量26億人次,進站量15.5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087萬人次,進站量5401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4條,運營里程518.7公里,完成客運量987萬人次,進站量935萬人次。 本月新增運營里程149.3公里,新增運營線路4條,為寧波地鐵8號線一期、廣州地鐵10號線、廣州地鐵12號線西段和東段、廣州黃埔有軌電車2號線;新增運營區段7個,為沈陽地鐵1號線東延段、紹興地鐵1號線支線北段、南昌地鐵1號線東延段、南昌地鐵1號線北延段、南昌地鐵2號線東延段、重慶地鐵6號線東延段、天水有軌電車示范線二期。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