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就在建寧西路主路的正下方,馬上要迎來的重要節點就是下穿地鐵5號線靜海寺站(建設名:建寧路站),我們正在前期準備中。”昨天上午,中鐵十四局該項目機電部部長王暉在建寧西路過江通道左線盾構施工現場告訴記者。
由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建設的建寧西路過江通道,左線盾構施工目前已經完成2168米的掘進。根據施工計劃,剩余183米將在5月底到達江南接收井。眼下,盾構機“創新號”面臨的最大風險點就是下穿地鐵5號線靜海寺站。
“屆時,我們將依次下穿靜海寺站的2號出入口、車站主體結構,最后側穿1號出入口。”王暉介紹。這一系列動作主要的風險包括:盾構穿越車站結構過程中,擾動地層,出土不平衡,造成地表沉降;掌子面切口壓力不足可能造成地表沉降;盾構近距離穿越或者下穿建(構)筑物,引起建(構)筑物傾斜變形等。
為避免上述情況的出現,施工單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一方面對車站的總體結構進行了預加固,尤其是靜海寺站2號出入口下方,采取袖閥管加固注漿,相當于在這個出入口的底板下面又澆筑了一個混凝土蓋板,當“創新號”經過時,這個蓋板可以頂住盾構壓力,減少對車站造成的影響。
記者了解到,“創新號”在盾構過程中,要切削5號線靜海寺站的一部分地連墻。這會不會對車站的結構造成影響?王暉介紹,在地鐵5號線和建寧西路過江通道設計和規劃階段,就考慮到了它們“見面”的這一天,因此,建設時序靠前的5號線靜海寺站的地連墻要比其他車站建設得更深,“創新號”的切削不會對車站主體結構造成影響。
除了減少擾動,“創新號”在下穿車站的同時,還需要填補與車站之間的空隙,讓二者緊密結合在一起。“我們會對隧道管片的背部進行填充注漿,進行同步注漿和二次注漿。”王暉介紹,二次注漿更是精準到點,這得益于“創新號”盾構機內部安裝的一個雷達裝置,它像醫院用的CT一樣,可以掃描成像,找到管片壁外部有空洞的地方進行填補,確保盾構隧道結構與周圍的土體緊密融合。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6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30條,運營里程11127.6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56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6.9億人次,進站量16.1億人次。6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1.8億人次,降低6.3%,同比增加0.7億人次,增長2.7%。6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17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降低3.1%,同比降低3.8%。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71條,運營里程9638.2公里,完成客運量26億人次,進站量15.5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087萬人次,進站量5401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4條,運營里程518.7公里,完成客運量987萬人次,進站量935萬人次。 本月新增運營里程149.3公里,新增運營線路4條,為寧波地鐵8號線一期、廣州地鐵10號線、廣州地鐵12號線西段和東段、廣州黃埔有軌電車2號線;新增運營區段7個,為沈陽地鐵1號線東延段、紹興地鐵1號線支線北段、南昌地鐵1號線東延段、南昌地鐵1號線北延段、南昌地鐵2號線東延段、重慶地鐵6號線東延段、天水有軌電車示范線二期。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