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7日,隨著哈爾濱地鐵3號線二期西北環河松街站至公路大橋站區間隧道盾構機最后一環管片的拼裝完成,實現了河松街站至公路大橋站盾構區間左線提前24天順利貫通,這標志著東北三省首個疊落隧道雙線貫通。
一、600米疊落區間隧道順利掘進
河松街站至公路大橋站盾構區間線路總長972米,其中疊落區間長600米,區間存在“小間距、小半徑、小沉降”及“埋深大、水壓大、風險大”等特點。疊落施工下區間施工過程中,通常分左右線平行盾構,由于受前進路高架橋及沿線建構筑物影響,在600米施工路段中,只能設計為上下疊落式區間隧道。為了保障疊落區間隧道掘進,要求下、上隧道間距不能低于2米,上隧道盾構在施工前需完成中間夾層土體注漿,確保地基承載力,符合設計標準;同時,在上隧道盾構施工時,下隧道內需采用支撐臺車進行頂部支撐,確保疊落區間施工安全性能穩定、可靠。
在施工中,地鐵集團組織中交一航局TJ2-6標項目公司及專業技術人員深入一線,把控每一個施工關鍵節點,監理人員全程跟蹤檢查,建立了“兩級監督、三級管控”防控體系,為整個隧道貫通起到了重要的安全保障。在下區間施工過程中需考慮到上區間施工時對下區間隧道的影響。施工前邀請張厚美、易覺等全國知名專家及有疊落區間施工經驗的項目負責人,召開安全風險專家咨詢、論證會,確保疊落區間施工的安全;調整了地下三層車站盾構始發、接收端頭加固及洞門密封施工工藝,明確了疊落上區間施工,下區間支撐臺車形式。
二、盾構雙線安全穿越29個風險源
河松街站至公路大橋站盾構區間施工位于前進路高架橋路段,共有風險源29個,其中一級風險源8個,二級風險源3個,三級風險源18個。盾構機要側穿37個橋樁,樁基托換1個橋樁。為確保盾構施工安全,地鐵集團與中交一航局多次組織專家反復研究論證了專項施工方案,制定了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在盾構側穿橋樁的過程中,采用“克泥效”工藝,有效防止了橋樁和路面沉降,達到了設計及規范要求。同時,在施工中遇到了一個最大難點,需對既有橋樁進行“樁基托換”,并采用泥水盾構機對托換后的殘樁進行切除,從而確保盾構順利推進。
三、洞體埋深26米戰勝富水砂層
常規盾構區間隧道施工埋深10余米,疊落區間施工需深埋26m,該區間隧道線路因受公路大橋至前進路高架橋路段及周邊建筑物影響,給盾構施工增加了難度,由于公路大橋站——河松街站區間臨近松花江,地下水豐富、透水性強,地下水壓大,易造成隧道內滲漏,導致地面塌陷等施工風險。施工過程中采用氣墊泥水盾構機,通過調整氣泡液位,穩定切口水壓來平衡地層壓力,有效的控制了地面沉降及周邊建構筑安全。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6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30條,運營里程11127.6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56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6.9億人次,進站量16.1億人次。6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1.8億人次,降低6.3%,同比增加0.7億人次,增長2.7%。6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17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降低3.1%,同比降低3.8%。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71條,運營里程9638.2公里,完成客運量26億人次,進站量15.5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087萬人次,進站量5401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4條,運營里程518.7公里,完成客運量987萬人次,進站量935萬人次。 本月新增運營里程149.3公里,新增運營線路4條,為寧波地鐵8號線一期、廣州地鐵10號線、廣州地鐵12號線西段和東段、廣州黃埔有軌電車2號線;新增運營區段7個,為沈陽地鐵1號線東延段、紹興地鐵1號線支線北段、南昌地鐵1號線東延段、南昌地鐵1號線北延段、南昌地鐵2號線東延段、重慶地鐵6號線東延段、天水有軌電車示范線二期。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