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暫行辦法的通知》(發改投資〔2012〕2492號)、《廣東省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重大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暫行辦法的通知》(粵發改重點〔2012〕1095號)的要求,現就東莞市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進行信息公示,在公示期間,歡迎各界人士以來電、來信、電子郵件等方式反映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
一、項目概況
項目名稱:東莞市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
建設單位:東莞市軌道交通一號線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項目基本情況:東莞市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望洪站-黃江中心站),線路長57.460公里,其中高架線長7.710公里,占線路總長13.42%;地下線長49.430公里,占線路總長86.03%;地面線及過渡段0.320公里,占線路總長0.56%;共設車站25座(換乘站13座,含望洪站),其中高架車站3座,地下站22座,平均站間距2.375公里,最大站間距5.053公里,最小站間距0.851公里。本線采用B型車6輛編組,設計速度目標為120公里/小時。在道滘鎮污水處理廠南側設車輛段1座,在黃江鎮莞深高速公路黃江收費站南側設黃江停車場1座。控制中心與在建2號線共享控制中心,全線設置4座主變電所(其中一座與在建2號線旗峰主所共享,另外新建三座,分別設置在道滘車輛段、黃江停車場、松山湖站)。
項目總投資:392.74億元
建設工期:項目建設期約88個月
二、項目可能存在的主要社會穩定風險因素
項目已完成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報告,根據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報告對項目存在風險因素的分析論證,項目可能存在以下14項主要社會穩定風險因素:
(一)規劃選線引發的風險;
(二)土地房屋征收及補償引發的風險;
(三)管線遷改方案引發的風險;
(四)資金籌措和保障引發的風險;
(五)地面沉降影響引發的風險;
(六)大氣污染物排放引發的風險;
(七)水體污染物排放引發的風險;
(八)噪聲和震動影響引發的風險;
(九)固體廢棄物及其二次污染引發的風險;
(十)施工安全引發的風險;
(十一)對周邊交通影響引發的風險;
(十二)對周邊商業經營影響引發的風險;
(十三)運營安全引發的風險;
(十四)媒體輿論導向引發的風險。
三、項目擬采取的風險防范措施
根據上述可能存在的社會穩定風險擬采取下列主要的風險防范和化解措施:
(一)對線路區域各個車站的交通流量及服務水平作深入研究;從長遠利益考慮,在線網穩定的前提下,應充分考慮線網的修建順序;做好交通接駁工作,保證居民能夠順暢的采用其他交通方式到達地鐵系統,提高居民出行的服務水平,減少居民的不滿情緒。
(二)盡快落實合理拆遷補償方案,依法按程序進行征地拆遷;加強宣傳和疏導工作,積極溝通協調;落實好征地補償款項的發放,做好征拆管理工作。
(三)為避免項目建設導致對管線的破壞,在進行規劃設計前,需必須詳細了解當地已有的城市綜合管線布局,提前與相關部門進行溝通了解,在設計中要認真做好現場的勘察。嚴格控制好交叉處管道之間的管底標高,確認管道之間的水平(垂直)凈距符合規范要求,確保本項目建設不會對原有管道線和現有管道造成影響。
(四)密切關注工程變化,高度重視資金管理,加強資金預算管理,增強資金保障能力,加強建設資金管理力度,做到專款專用,建立預警監測機制,有效防范資金風險。
(五)在施工前,必須嚴格做好地質勘探,了解地質情況,結合實際情況設計地基處理方式,并嚴格控制對地下水的開采;加強監測地面沉降變化的數據,從而實施針對性的工程措施。
(六)制訂合理的施工計劃,盡量縮短施工周期,以減輕揚塵的影響范圍和影響程度;對施工中產生的棄土、棄料及其它建筑垃圾及時清運;采用密目網覆蓋等措施防止揚塵污染;做好運輸土方車輛駛出工地前的沖洗、保潔工作,運輸土方車輛必須實行密閉式運輸。
(七)必須嚴格按照規定排放,生活污水排入城市污水處理系統進行處理;生產廢水經沉淀、隔油處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施工廢液收集經沉淀池處理后納入市政雨水管網。
(八)施工期間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避免正常作息時間施工,并合理布置機械設備,避免密集同時啟動大噪音設備;運營期間選用低噪設備,并加裝消聲器和減震墊;嚴格落實環評報告中各項環保措施。
(九)由環衛部門收集納入城市垃圾處理系統,車輛段污水處理站新增的污泥定期清運,納入城市垃圾處理系統統一處置;廢油及油泥作為危險廢物交相關部門處理。
(十)完善項目安全管理體系,建立、落實各項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安全教育培訓,提高人員素質,從實踐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科學安排施工方案,合理采用施工工藝,通過技術手段保證安全;積極開展安全性評價和風險評估工作,加強施工風險管理;加強安全管理標準化、施工作業規范化;編制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按規定組織演練。
(十一)科學制定交通疏解方案,完善交通管理設施,加強交通管理,改善交通運行環境,加強文明施工。做到文明施工,避免將材料、棄渣等隨意堆放在道路上,阻礙交通設交通疏導員,加強交通疏導和指引。
(十二)應進行合理的規劃設計,盡量減少對周邊經營環境的改變,從而減低對周邊商戶的影響。
(十三)廣泛開展安全教育提高安全責任意識;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強化設備保安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保障制度;完善應急預案,建立應急救援體系;加強監督檢查,全面督促安全工作的落實到位。
(十四)做到信息及時公開;主動溝通,確立健康的輿論導向;加強輿情監控,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積極應對;統一宣傳口徑。
四、提出意見及建議的方式和期限
(一)公示時間:2022年5月12日至2022年5月18日,公眾可在公示期內以實名方式向評估機構或評估委托單位等提出書面意見。書面意見要求包含姓名、聯系方式、單位或住址等意見人相關信息。
(二)評估委托單位:東莞市發展和改革局。
(三)評估委托單位地址:廣東省東莞市南城街道鴻福路99號行政辦事中心主樓9樓。
(四)評估機構:深圳市華倫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五)評估機構地址:深圳市深南東路5033號金山大廈11樓。
(六)聯系人:張工,電話:0755-82125345,郵箱:[email protected]。蔡工,電話:0769-22830951,郵箱:[email protected]。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