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在哈爾濱地鐵3號線西北環北馬路站,隨著最后一排軌排合龍,實現了哈爾濱地鐵3號線西北環太平橋站-北馬路站雙線8.27公里“短軌通”,為項目下一步進行長軌通、機電安裝、設備聯調聯試等后續施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鋪軌現場
當天,記者來到地鐵3號線西北環北馬路站,在距離地面約30米深的地下施工現場看到,偌大的隧道里,一節節鐵軌已被整齊鋪設好,施工人員正在站內進行施工作業。隨著最后一對軌排架設就位,西北環太平橋站-北馬路站單線軌道合龍,順利實現“短軌通”。現場人員發出陣陣歡呼,互相握手慶祝,拍照紀念這個難忘的時刻。
“該鋪軌區間全長8.27公里,周邊環境復雜,能夠提前26天實現‘短軌通’真的不容易。”現場負責人姜軍感慨道。
調整軌道
何為“短軌通”?姜軍告訴記者,軌道交通是由一段段25米長的短鋼軌結合而成,“短軌通”指的是鋼軌已經鋪設完成。但是,如果列車要上軌起跑,還需把一根根鋼軌進行無縫焊接,最后實現“長軌通”,也就是完全意義的“軌通”。地鐵開通前有四個重要節點,分別是洞通、軌通、電通、車通。
“為確保其他專業施工與軌道鋪設施工兩不誤,項目部采取‘機鋪+散鋪’分段展開的方式全力推進工程施工進度,經過160余名員工24小時連續作業,最終順利實現雙線‘短軌通’。”姜軍告訴記者。
太平橋站-北馬路站實現雙線“短軌通”
記者了解到,3號線太平橋站-北馬路站周圍環境條件復雜,房屋建筑較多,為降低列車運營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地鐵3號線軌道鋪設采用了國內領先的鋼彈簧浮置板減振降噪措施,能減小噪音15分貝以上。把軌道道床的基礎和列車運行的軌道通過彈簧來隔離開,使列車和軌道“浮起來”,可以達到最佳的減震效果并極大降低了噪聲。軌道澆筑完成后,每節25米的鋼軌接頭處為整個軌道最薄弱的部分,對于行車速度及乘坐舒適性都有極為不利的影響,他們采用國內先進的焊接技術對軌道連接處進行無縫焊接,從而使電客車運行時軌道噪音更小。
“為了提高旅客乘車舒適度,項目部采用國內高速鐵路無砟軌道建設的軌道控制網(CPⅢ)精測技術,對軌道標高、方向、水平、軌距進行檢測,極大地改善了軌道幾何狀態的平順性,同時又降低了扣件及鋼軌的更換率。這一檢測技術確保了軌道列車運行的平穩性,避免了車體出現劇烈搖晃現象。”姜軍說。
2025年1-6月,中國新能源客車出口市場表現亮眼。據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數據顯示,比亞迪新能源客車上半年出口2082輛,同比增長45%,以市場份額27.29%的亮眼成績繼續穩居行業第一,充分彰顯其在全球新能源商用車領域的領先地位與強勁增長動能。 圖片來源:比亞迪汽車 技術創新是比亞迪持續領跑的核心引擎。其純電動客車搭載自主研發的刀片電池、高效電驅系統及智能化技術,在核心的安全性能、續航里程、能源效率等關鍵指標上均樹立了行業標桿,贏得海外客戶高度認可,成為其開拓全球市場的堅實后盾。 作為比亞迪電動大巴最早深耕的海外市場,歐洲區域在今年上半年表現亮眼,已在德國、英國、意大利、瑞典等多國成功交付共超千臺。目前,歐洲市場獲電動大巴訂單累計超6700臺,足跡遍布26國160余城,累計里程5.9億公里,相當于減少碳排放63萬噸。今年6月,比亞迪在2025德國 UITP全球公交峰會上,全新電動大巴B13.b完成在國際舞臺的首次亮相,以應對歐洲長途城際線路需求。比亞迪客車陸續交付至亞太、拉美等多個地區,覆蓋公交、通勤、機場接駁等多場景需求,以卓越的產品性能與零排放解決方案為全球綠色交通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 截至2025年6月底,比亞迪商用車在全球累計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