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東莞發布《東莞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完善軌道交通建設和軌道資源開發雙向反哺機制全力推動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東莞將在“雙萬”新起點上加快推進軌道交通建設及TOD綜合開發,到2030年打造以軌道交通為骨干,以“二主六輔”綜合交通樞紐為錨固點,以通勤、客運、貨運交通廊道為支撐軸的綜合交通體系。
8月24日,東莞市2022年重大項目城市軌道交通2號線三期工程項目動工儀式在虎門舉行,東莞地鐵2號線三期工程正式動工,這條全長17.1公里的地鐵線路預計將于2027年建成通車,未來將與3號線、深茂鐵路等多條軌道線路接駁換乘,推動濱海灣新區與沿海片區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今后,東莞將創新軌道交通投融資模式,發揮軌道交通建設對沿線土地的增值帶動效應,通過多元化開發反哺軌道交通建設。通過發揮軌道交通服務城市發展的作用,強化中心城區、松山湖、濱海灣“三心”之間的快速聯系,增強各鎮中心區與軌道樞紐站等重要節點的城市綜合功能,引導城市資源、產業、人口向軌道站場周邊地區集聚,推動軌道沿線交通功能與城市功能一體化發展。
到2030年,東莞將高水平建成深江鐵路、廣深第二高鐵、深惠城際、佛山經廣州至東莞城際等國鐵、城際軌道項目,以及1號線一期、2號線三期、3號線一期等城市軌道項目,加快形成內聚、強心、外聯的軌道交通網絡,全力打造以軌道交通為骨干,以“二主六輔”綜合交通樞紐為錨固點,以通勤、客運、貨運交通廊道為支撐軸的綜合交通體系,促進東莞更好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
同時,東莞將高品質建成虎門高鐵站、東莞火車站、常平火車站、東莞西站、東莞南站、濱海灣站等TOD綜合開發項目以及東莞東站、黃江北站、道滘車輛段、黃江停車場等TID開發項目,形成一批“軌道+物業”“軌道+社區”“軌道+產業”示范項目,提升軌道交通經濟社會效益。
通過統籌軌道交通規劃建設、運營管理、綜合開發,促進軌道交通與城市功能深度融合、共生共榮,將為東莞在“雙萬”新起點上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6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30條,運營里程11127.6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56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6.9億人次,進站量16.1億人次。6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1.8億人次,降低6.3%,同比增加0.7億人次,增長2.7%。6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17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降低3.1%,同比降低3.8%。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71條,運營里程9638.2公里,完成客運量26億人次,進站量15.5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087萬人次,進站量5401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4條,運營里程518.7公里,完成客運量987萬人次,進站量935萬人次。 本月新增運營里程149.3公里,新增運營線路4條,為寧波地鐵8號線一期、廣州地鐵10號線、廣州地鐵12號線西段和東段、廣州黃埔有軌電車2號線;新增運營區段7個,為沈陽地鐵1號線東延段、紹興地鐵1號線支線北段、南昌地鐵1號線東延段、南昌地鐵1號線北延段、南昌地鐵2號線東延段、重慶地鐵6號線東延段、天水有軌電車示范線二期。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