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6日,由江蘇省巖土力學與工程學會組織的“超長超寬隧道土體擾動引起附加沉降變形規律與控制技術研究”科技成果評價會在南京召開。
評價委員會由浙江大學龔曉南院士擔任主任委員,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戴濟群教授擔任副主任委員,委員會專家還有河海大學高玉峰教授、南京工業大學周峰教授、合肥工業大學査甫生教授。
江蘇省交通工程建設局繆玉玲研高、夏文俊研高,東南大學首席教授劉松玉,東南大學童立元教授、吳愷副教授、經緋副教授、李宏等出席會議。會議由學會副理事長、秘書長王源教授主持。
劉松玉教授作項目成果匯報,夏文俊研高介紹項目工作研究情況。該項目由江蘇省交通工程建設局、東南大學合作研究,依托國內最長最寬的堰筑法隧道——太湖隧道工程,采用原位測試、室內試驗、數值模擬和現場監測相結合的技術路線,對超長超寬隧道開挖土體擾動引起沉降變形規律與控制技術開展了系統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該項目已獲授權發明專利10項,軟件著作權2項,出版著作1部,發表SCI/EI論文23篇。研究成果已得到成功應用,社會經濟效益顯著,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評價委員會專家聽取了項目組的匯報,審閱了相關資料,經質詢討論和評議,一致認為,該項目成果總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基于CPTU原位測試參數的隧道開挖土體擾動評價和基坑回彈變形計算方法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夏文俊研高代表項目組衷心感謝學會的精心組織及與會專家的悉心指導,表示將根據評價委員會意見進一步完善科技成果,取得更大的進步。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6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30條,運營里程11127.6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56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6.9億人次,進站量16.1億人次。6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1.8億人次,降低6.3%,同比增加0.7億人次,增長2.7%。6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17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降低3.1%,同比降低3.8%。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71條,運營里程9638.2公里,完成客運量26億人次,進站量15.5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087萬人次,進站量5401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4條,運營里程518.7公里,完成客運量987萬人次,進站量935萬人次。 本月新增運營里程149.3公里,新增運營線路4條,為寧波地鐵8號線一期、廣州地鐵10號線、廣州地鐵12號線西段和東段、廣州黃埔有軌電車2號線;新增運營區段7個,為沈陽地鐵1號線東延段、紹興地鐵1號線支線北段、南昌地鐵1號線東延段、南昌地鐵1號線北延段、南昌地鐵2號線東延段、重慶地鐵6號線東延段、天水有軌電車示范線二期。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