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發+貫通!9月上旬,武漢地鐵19號線完成多個工程節點任務:8日,武漢地鐵19號線“知音號”盾構機從花山河站~光谷五路站區間(文中稱“花光區間”)4號豎井始發,標志著該區間正式進入雙線掘進施工階段;11日,“花山貳號”盾構機刀盤破洞而出,至此花山車輛段出入段線區間左線隧道順利貫通,成功實現雙線貫通。
歷經263天啃下1.3公里泥巖
花山車輛段出入段線區間線路從明挖盾構井始發,下穿花山大道、花山一路,再平行,上跨“花光”區間正線隧道至花山河站接收,單線線路全長1.3公里。“花山貳號”盾構機歷經263天,成功穿越地層為粉質黏土、粉質黏土夾碎石、強風化泥巖及中風化泥巖復雜地層。
為保障盾構掘進的安全,項目部把區間隧道的風險辨識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多次召開專家咨詢會議,提出切實可行的施工風險處置措施。針對掘進過程中的風險點編制專項應急預案,開展安全、技術交底培訓,確保盾構方案安全可操作。
同時,項目部本著把困難想足,方法想細,制定了盾構端頭加固、盾構始發出洞、盾構吊裝等措施,并對盾構區間上方及周邊環境、風險源等進行詳細勘察,沿線設置了多個監測點,全方位、實時監控施工區域,及時調整盾構姿態及掘進參數。
武漢地鐵集團建設事業總部業主代表湯詠介紹,特別是在上跨正線隧道時,項目部優化疊線段施工方案,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液壓頂推移動鋼拱車支撐加固完成上跨正線隧道施工,施工團隊實行“白+黑”24小時專人盯控,提前70天完成施工任務。
同時,施工現場加大精細化管理力度。武漢市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19號線4標盾構工區經理余守龍介紹,工地采取雙崗門衛制對外來人員和車輛信息進行登記及防疫管理,每日對進入現場施工人員實名識別信息、登記方可通行;在隧道內粘貼掘進信息二維碼,可第一時間了解該管片的各項掘進信息;每日對隧道拼裝區進行氣體檢測,確保隧道內無有害氣體。此外,工地出入車輛100%沖洗,并每日對施工道路、隧道內的管片泥土進行清洗,提升文明施工的質量。
優化盾構始發工序節約工期15天
武漢地鐵集團建設事業總部二級項目經理王向遠介紹,難度最大的是4號豎井結構長31米,而該臺盾構整機長度約120米,盾構機無法擺開陣勢,如果采取常規的盾構分體始發方案,按以往經驗前80環平均掘進效率較低。
為節約工期提高掘進效率,項目部精心組織、超前謀劃,結合花山河站~光谷五路站區間整體工籌計劃,充分利用已貫通的3號至4號豎井段礦山隧道,將始發階段盾構出渣及管片吊裝作業調整至3號豎井進行,有效解決了盾構始發空間不足的問題。該優化方案較常規分體始發方案前80環掘進功效至少提高一倍,預計整體可節約工期約15天。
19號線工程起自武漢火車站,終點為高新二路站,全線正線長23.3公里,設站7座。武漢地鐵集團建設事業總部一級項經理江帆介紹,目前,車站主體結構完成3座,盾構單線區間12個,其中4個貫通,8個正在掘進;礦山法區間:單線區間6個,其中4個貫通,2個正在掘進。該線經過洪山區、青山區、東湖風景區、東湖高新區4個區,建成后將有力提高武漢站、空港樞紐集散能力,加強光谷及沿線地區的交通可達性,構建城市東部軌道網快速通道。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6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30條,運營里程11127.6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56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6.9億人次,進站量16.1億人次。6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1.8億人次,降低6.3%,同比增加0.7億人次,增長2.7%。6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17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降低3.1%,同比降低3.8%。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71條,運營里程9638.2公里,完成客運量26億人次,進站量15.5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087萬人次,進站量5401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4條,運營里程518.7公里,完成客運量987萬人次,進站量935萬人次。 本月新增運營里程149.3公里,新增運營線路4條,為寧波地鐵8號線一期、廣州地鐵10號線、廣州地鐵12號線西段和東段、廣州黃埔有軌電車2號線;新增運營區段7個,為沈陽地鐵1號線東延段、紹興地鐵1號線支線北段、南昌地鐵1號線東延段、南昌地鐵1號線北延段、南昌地鐵2號線東延段、重慶地鐵6號線東延段、天水有軌電車示范線二期。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