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中共河南省委“中國這十年河南”主題新聞發布會在鄭州舉行。發布會提到, 河南盾構技術水平和市場占有率居全國前列。
盾構機是現代隧道施工的高端裝備,有著“地下蛟龍”之稱。一臺盾構機動輒幾層樓高,重幾千噸,零部件上萬個,僅控制系統就有2000多個控制點,是名副其實的大國重器。
十幾年前,我國盾構機主要依賴進口,甚至盾構施工都難以獨立完成。十幾年后,我國盾構機從無到有、從進口到出口,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
這份成績的背后,是一份來自河南的“智造”支持——總部位于河南鄭州的中國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裝備集團”)。
中鐵裝備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濟師寧輝東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當時的盾構機全部依賴進口,我國盾構機制造行業面臨扼喉之痛。修建西康鐵路隧道的時候引進了兩臺TBM(全斷面巖石隧道掘進機),當時花費了6億多人民幣。“不僅價格昂貴,而且服務跟不上,交貨周期也長,處處受制于人?!?/p>
一定要造中國人自己的盾構機!這是寧輝東和同事們的夢想。而后中鐵裝備研發團隊反復調研、反復嘗試,一遍遍地重來……2008年,中國第一臺復合式盾構機“中國中鐵一號”橫空出世。2009年6月8日,該盾構機首戰告捷,在天津地鐵三號線營和右線區間順利貫通,施工實際沉降控制在3毫米以內,一舉打破了“洋盾構”的神話,國產盾構的優秀表現在實踐中得到檢驗。
在實現由無到有的突破后,國產盾構機實現由有到強、躋身世界前列,則離不開技術的持續創新。近幾年,中鐵裝備集團先后研制出世界首臺馬蹄形盾構機、世界最大斷面矩形盾構機、世界最大直徑硬巖掘進機等一系列創新產品。
據了解,隨著近年來中鐵裝備集團不斷攀登掘進機技術高峰,產品和服務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如今的中鐵裝備集團在全國布局了20個生產基地,累計訂單超過1400臺,安全掘進里程超過4000公里,具有掘進機生產特級資質,產品遠銷新加坡、以色列等30個國家和地區,市場占有率連續十年保持國內第一,產銷量連續五年世界第一。盾構機已經儼然成為河南驕傲、中國驕傲。
上海國際客車展獲悉,印度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注冊了2100輛電動巴士,與當年前五個月的1571輛相比增長了33%。這一增長勢頭,尤其是在6月份尤為強勁。 據政府公開數據,五家制造商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PMI Electro Mobility在半年排名中領先,交付了542輛電動巴士,市場份額為25.8%。其業績主要得益于春季月份的表現,僅4月和5月就貢獻了超過60%的總交付量。緊隨其后的是Switch Mobility,交付了503輛電動巴士(占24.0%),第一季度的表現穩定,在4月份短暫暫停后,6月份出現了強勁反彈。 Olectra Greentech以366輛(17.4%)的銷量位列第三,整個學期保持穩定的交付速度。JBM Auto在六月強勢回歸,注冊了111輛,占其本季度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該公司共售出298輛,市場份額為14.2%。 曾經在印度電動巴士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塔塔汽車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登記了132輛(占6.3%),相比其在2024年的領導地位(當時登記了超過1400輛電動巴士),這一數字顯得較為平淡。 在新興制造商中,Pinnacle Mobility Solutions 憑借 126 輛的銷量獲得了關注,這些銷量幾乎全部是在六月份取得的。盡管在第二季度沒有出現,但 Aeroeagle Automobiles 在 2025 年初的幾個月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