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安全風險預防及處置是高速公路安全運營管理的重點,為提升隧道突發事件的預防和應對能力,確保貴州省在建第一長公路隧道桐梓隧道后續的安全運營管理,今年以來,貴州高速集團遵義營運中心以“高效型”企業創建為抓手,聚焦隧道安全運營管理和高速公路清障救援快速處置,在規范管理和優化制度建設上下功夫,創建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的隧道管理制度,有效提升了隧道應急處置能力。數據顯示,該轄段網巡隧道突發事件處置率較2021年減少52.71%,處置時間減少約15分鐘。
遵義營運中心的管養里程有360多公里,隧道56座,其中長隧道18座、特長隧道2座,隧道內攝像有603路,根據遵義營運中心2019年至2021年隧道突發事件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轄區高速公路交通總事故逐年下降,隧道事故卻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針對這一“難點”,遵義營運中心立足《貴州省高速公路應急聯動和救援實施辦法》,結合歷年來隧道事故案例,以早發現、早預警、早控制、快處置“三早一快”機制為核心,完善、細化預警機制和處置流程,形成了《隧道監控與應急處置工作制度》《隧道監控與應急處置方案》《隧道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手冊》3份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制度。對隧道突發事件的分類、分級、響應、監測預警、信息報送以及各部門處理流程進行了明確,并細分為六個階段,即:日常監測–〉事件發生–〉事件預警、控制階段–〉事件處置階段–〉事件完結階段–〉交通恢復階段,進一步明確各部門職責、規范應急程序、細化保障措施,讓隧道監控與應急處置有制可循,對隧道快速應急處置起到規范和指引作用。
通過規范隧道管理制度,加強應急處置能力,有效控制不斷上升的隧道突發事件風險,實現“ 三早一快”機制是關鍵。今年以來,遵義營運中心結合沙盤推演、應急演練和工作實踐,不斷發現、改善隧道管理短板和薄弱環節,精準辨識隧道應急處置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加強機制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分析研究。通過車流量監測系統、事件監測系統、隧道綜合控制系統等前端自動監測設備和人工網巡、路巡實現早發現;通過情報板發布系統、廣播系統、車輛信息查詢系統、隧道綜合控制系統等智能化平臺實現遠程操作預警,以人工監測手段為補充實現早預警、早控制,提升隧道突發事件的主動發現和監管能力;同時建立“一路多方”信息平臺,實現資源共享,通過隧道內各項監測數據與關聯數據快速找準到達事故現場最短途徑,利用現場監控設備實時掌控現場情況實現快速處置,不斷提高隧道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現場風險防范和處理緊急情況的能力,多措并舉推動隧道安全運營管理工作高質高效開展。
“隧道突發事件有著許多不確定性和多樣性,規范化、制度化隧道突發事件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流程,有效提升隧道應急處置效能,通過人防和技防相結合做到快速發現、合理預判、快速處置,大大提高了隧道突發事件發現率與處置時間,保障隧道安全暢通、高效運行。”遵義營運中心路網運行部工作人員介紹道。
今年以來,遵義營運中心網巡隧道突發事件發現率與處置時間都有大幅度提升,隧道安全運營管理取得一定成效。網巡隧道突發事件發現率較2021年同期增加52.17%,突發事件處置率較2021年減少52.71%,處置時間減少約15分鐘;且突發事件與隧道二次事故都有所減少,隧道突發事件率較2021年同期減少31.82%,二次事故發生率較2021年同期減少8.36%。隧道監控與應急處置制度化的運用,提高了轄區隧道監測、響應速度及應急處置等管控能力,積累了更多隧道管理經驗,為桐梓隧道后期的安全投入運行奠定了良好基礎。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6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30條,運營里程11127.6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56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6.9億人次,進站量16.1億人次。6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1.8億人次,降低6.3%,同比增加0.7億人次,增長2.7%。6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17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降低3.1%,同比降低3.8%。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71條,運營里程9638.2公里,完成客運量26億人次,進站量15.5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087萬人次,進站量5401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4條,運營里程518.7公里,完成客運量987萬人次,進站量935萬人次。 本月新增運營里程149.3公里,新增運營線路4條,為寧波地鐵8號線一期、廣州地鐵10號線、廣州地鐵12號線西段和東段、廣州黃埔有軌電車2號線;新增運營區段7個,為沈陽地鐵1號線東延段、紹興地鐵1號線支線北段、南昌地鐵1號線東延段、南昌地鐵1號線北延段、南昌地鐵2號線東延段、重慶地鐵6號線東延段、天水有軌電車示范線二期。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