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正值高溫汛期,四川西部山區極端天氣頻發,由蜀道集團投資建設的“紅色之路”——瀘石高速公路項目沿線遭遇局部地區滑坡、泥石流、山洪等災害的概率增大,工程建設面臨極大挑戰。在此背景下,瀘石高速全體干部職工在保證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全力推動項目建設,該項目全線單洞進尺最長的隧道——禮約隧道右洞掘進突破3000米,至此,全線隧道掘進累計突破60000米,進程即將過半。
四川路橋交建集團瀘石高速C2項目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針對汛期,我們堅決落實防災減災工作要求,積極配合監理單位,切實帶頭履行防災減災職責,重點加強對‘兩區三廠’(特別是10人以上駐地)和地災隱患點的日常巡查和專項排查,持續做好隱患排查整治、預警響應、應急準備等工作。”
據介紹,瀘石高速公路項目全長96.51千米,項目橋隧占比達86.5%,其中隧道占比達69%,是四川省內橋隧比最高的在建高速公路項目。全線隧道總長136439.24米(雙洞),其中特長隧道11座、長隧道5座,沿線地震烈度高、斷裂帶數量多、地災現象較發育,多座隧道平行近接大型斷裂帶,施工中面臨軟弱圍巖、瓦斯、巖爆、涌水、突泥、大斷層破碎帶等多種不良地質。項目隧道平行近接多條區域性活動大斷裂帶,地震基本烈度為Ⅷ度(8度),業內專家表示,沿高烈度地震區平行斷裂帶走向修建如此大規模長大深埋隧道群,是在挑戰工程禁區,在世界工程界“尚屬首次”。
為保證項目安全度過汛期,瀘石高速項目部開展一系列汛期防范工作:實行24小時汛期值班制度,為各個標段配備衛星電話保證通訊順暢;開展防汛及救災演練,提高員工對意外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讓所有參建人員均能熟悉應急逃生過程及路線;突遇險情立刻開展搶險工作,針對此前S217省道石棉縣尤家灣段山體滑坡導致省道雙向中斷的情況,瀘石高速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緊急調集機械設備,組織應急搶險人員趕赴現場開展搶險工作,八個半小時恢復省道暢通。
瀘石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袁飛云表示,面對高溫天氣和汛期的雙重困難,瀘石高速全線上下傳承弘揚“長征精神”和“兩路精神”,堅決摒棄僥幸心理,下好防暑防汛“先手棋”,打好度暑度汛“主動仗”,克服疲勞厭戰情緒,始終繃緊防范安全風險這根弦,用奮勇爭先、迎難而上的意志實現全線隧道掘進60000米的突破,即將實現全線隧道掘進過半,為今年順利完成建設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記者了解到,截至2022年6月,瀘石高速本年累計完成投資19.91億元,自開工累計完成投資74.03億元,占概算總投資174.08億元的42.5%,累計完成路基工程37.8%,橋涵工程35.4%,隧道工程49.5%;已全面開展傘崗坪等全部7處互通、全線18座隧道及重要涉水橋梁等重點工程施工。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6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30條,運營里程11127.6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56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6.9億人次,進站量16.1億人次。6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1.8億人次,降低6.3%,同比增加0.7億人次,增長2.7%。6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17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降低3.1%,同比降低3.8%。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71條,運營里程9638.2公里,完成客運量26億人次,進站量15.5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087萬人次,進站量5401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4條,運營里程518.7公里,完成客運量987萬人次,進站量935萬人次。 本月新增運營里程149.3公里,新增運營線路4條,為寧波地鐵8號線一期、廣州地鐵10號線、廣州地鐵12號線西段和東段、廣州黃埔有軌電車2號線;新增運營區段7個,為沈陽地鐵1號線東延段、紹興地鐵1號線支線北段、南昌地鐵1號線東延段、南昌地鐵1號線北延段、南昌地鐵2號線東延段、重慶地鐵6號線東延段、天水有軌電車示范線二期。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