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急
是軌道車輛全自動智能化檢修產線!
近日
軌道車輛車門、車鉤、電氣牽引
三條全自動智能化檢修產線
在成都軌道裝備智慧工廠建成投產
提升車輛檢修效率
此次投產的軌道車輛車門檢修產線,可以兼容A型、B型地鐵及市域列車三種門型架修、大修,實現成都地鐵列車車門的全自動檢測、維修、裝配。此外,還能實現彎門、平門15分鐘快速換型混線生產,年檢修能力達6250套,區域維保成本降低30%,備件庫存周轉率提升40%,車門系統使用壽命延長15%。
走進成都軌道裝備智慧工廠,這里也被稱為“列車醫院”,在軌道車輛車門檢修產線上,3米高的機器人揮舞著“手臂”,從貨架上自動抓取軸承,放在工作臺上,進行精準檢測,全程誤差控制在±0.1mm以內。
軌道車輛車門檢修產線
高效率是如何實現的?據了解,該產線采用“門扇+部件”自動化裝配雙線并行流水線生產模式,運用機器人矩陣和數字孿生技術,突破了傳統門板固定工位檢修模式,較傳統作業模式檢修效率提升2倍。
可以出“體檢報告”、精準檢修
軌道車輛車門產線引入數字化等生產管理系統,打通生產制造各環節數據鏈接,實現車門實時監測和原位追溯,形成“一車一檔”電子病歷,根據病理實施精準維修,推動維保模式從“計劃修”向“狀態修”轉型。
軌道車輛車鉤檢修產線
車輛整車、部件都可以檢修
推動建設現代化軌道交通產業體系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