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4年12月30日清晨,隨著南珠高鐵南玉段(以下簡稱南玉高鐵)開通運營,首趟G5513次列車迎著朝陽從南寧東站駛出,約50分鐘后抵達玉林北站。至此,玉林市結束不通高鐵的歷史,廣西14個設區市實現高鐵通達,高鐵運營里程突破2400公里。
乘勢創新,高鐵時代破局奮進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高鐵時代呼嘯而至,廣西如何主動破局?
唯有搶抓機遇,奮勇爭先
2008年,國家調整《中長期鐵路網規劃》,規劃“四縱四橫”等客運專線以及經濟發達和人口稠密地區城際客運系統。廣西乘勢而上,積極擴大鐵路建設規模,加快完善路網布局。
以國家戰略規劃為導向,廣西加快打造出省出海出邊、通往珠三角發達地區、連接中東部經濟腹地和面向東盟的綜合交通通道。
2013年12月28日,衡柳鐵路開通運營,長沙南至桂林的高鐵動車首發,廣西成為全國首個開通高鐵的自治區。
同年,柳南、邕北、欽防等3條高鐵建成開通,南寧、柳州、桂林、北海、防城港、欽州、來賓7個設區市高鐵通達,廣西實現與北京、華北、華中、華東方向高鐵互聯互通,全面進入“高鐵時代”。
2014年12月26日,南廣、貴廣高鐵全線同步開通運營,連接廣東、貴州、廣西三省區,粵黔桂之間形成“3至5小時交通圈”。廣西多個設區市有了直通廣深方向的高鐵動車,加快融入珠三角經濟圈,粵桂協作發展持續走深走實。
“十四五”期間,廣西鐵路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主動作為,充分釋放“海”的潛力,做足“邊”的文章。
2022年至2023年,南憑高鐵南崇段、貴南高鐵、防城港至東興鐵路相繼開通運營,串聯起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邊境口岸城市,崇左、河池市加入“高鐵朋友圈”。
十余載砥礪奮進,廣西高鐵連線成網,先后建成開通衡柳、柳南、邕北、欽防、南廣、貴廣、南昆、南崇、貴南、防東、南玉11條高速鐵路,鐵路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作用日益增強。鐵路樞紐地位、通達程度不斷提高,真正實現了從“慢車”起步到“超車”變速的蛻變。
高鐵風馳,照亮民生幸福通途
從綠皮車到高鐵,從輾轉數日到朝發夕至,對于旅客來說,快慢之間,改變的是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質。
高鐵開通,讓鄉愁不再遙遠。
在南玉高鐵的 “極速穿梭” 下,玉林市成功融入首府南寧“1小時經濟圈”。“每年春節回玉林探親,不管是自駕還是坐火車,最短都需要花費四五個小時,高鐵開通后2小時就能到家,方便多了。”在河池市工作的王先生時刻關心家鄉玉林的發展,南玉高鐵開通的消息傳來,激動的心情溢于言表:“今年我們打算坐高鐵回家探親。”
高鐵,不僅僅通達繁華都市,還將便捷向鄉村延伸。
2016年,全國第一家高鐵無軌站在百色市凌云縣啟用,依托高鐵無軌站,凌云縣實現與南昆客運專線、全國高鐵路網連通。從“山間鈴響馬幫來”到“坐上汽車乘高鐵”,高鐵“紅利”進一步擴大。
鐵路建設到哪里,惠民工作就延伸到哪里,惠民成果就體現到哪里。
十多年來,廣西交通運輸部門將以人為本、融合發展作為廣西高鐵規劃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強化需求導向,突出服務屬性,構建廣覆蓋、多層次的高鐵網絡,推動高鐵從線向網演變。
如今,面對人民群眾對美好出行的更高需求,廣西交通運輸部門在高鐵規劃和服務方面不斷提檔升級,進一步完善路網布局、提升路網質量、提高服務水平,惠民生、保暢通作用凸顯。
路網布局上,南寧經桂林至衡陽新高鐵、柳廣鐵路、云桂沿邊鐵路等一大批重點鐵路項目規劃建設加快推進,貫通東西南北、點線協調配套的現代化鐵路網加快形成。
品質提升上,高鐵“務工專列”以及醫藥冷鏈“定溫達”、溫控貨物“定時達”、食品冷鏈“鮮味達”等多種“高鐵急送”快運服務不斷出現;靜音車廂、便民寄件、旅游計次票等出行服務持續出新;“一盒好飯”列車餐飲提質專項行動深入開展……人民群眾共享鐵路現代化發展成果,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高鐵織網,暢通經濟發展脈絡
貴南高鐵的開通,讓河池打開山門,擁抱世界。
2023年8月31日,隨著貴南高鐵通車,河池市加入“高鐵朋友圈”。一年來,河池市圍繞貴南高鐵重點推出三姐文化體驗之旅、少數民族風情之旅等七大高鐵旅游主題線路,最大限度向世界展現河池自然風光以及民俗文化。2024年1—10月,河池市接待國內外游客數量同比增長18.35%,旅游總收入同比增長18.41%。貼地“飛行”的高鐵巨龍,讓劉三姐故里煥發生機活力。
而今,“市市通高鐵” 帶來的便捷交通網絡,將沿線城市緊密相連,形成了一個個充滿活力與潛力的經濟圈。
位于南寧橫州市巒城鎮的六景工業園區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14個重點產業園區之一,共有48個重點項目,累計233家企業入駐,其中規上工業企業64家,太陽紙業、比亞迪投資項目等紛紛在此落地生根。
南玉高鐵開通后,橫州市依托巒城站、橫州站兩個新建成的高鐵站,大力發展高鐵經濟,未來的發展藍圖愈發清晰。
上達來賓,西連南寧,東接貴港,下至欽州和北海,橫州市與周邊城市產業聯動日益頻繁,園區規模不斷擴大,產業集群效應日益凸顯。高鐵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以高鐵為引,廣西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有序推進,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資源流動更加順暢高效,為區域協同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
高鐵沿線14個設區市實現動車“公交化”出行,高鐵列車當日通達21個省(區、市)……目前,廣西基本形成以南寧為中心的“12310”高鐵交通圈,11條高鐵串聯起區域經濟,繪就出一幅充滿活力與機遇的發展新畫卷。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交通人為之奮斗的目標。
展望未來,廣西交通運輸部門將矢志不渝地擔當起開路先鋒之重任,立足區位優勢,圍繞“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建設,進一步完善廣西現代化路網結構,傾力構建“兩廣互通、通達港澳、連接東盟”的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助力廣西成為“全國前列、西部領先”的交通大省(區),加快實現“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美好愿景。
上海國際客車展獲悉,印度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注冊了2100輛電動巴士,與當年前五個月的1571輛相比增長了33%。這一增長勢頭,尤其是在6月份尤為強勁。 據政府公開數據,五家制造商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PMI Electro Mobility在半年排名中領先,交付了542輛電動巴士,市場份額為25.8%。其業績主要得益于春季月份的表現,僅4月和5月就貢獻了超過60%的總交付量。緊隨其后的是Switch Mobility,交付了503輛電動巴士(占24.0%),第一季度的表現穩定,在4月份短暫暫停后,6月份出現了強勁反彈。 Olectra Greentech以366輛(17.4%)的銷量位列第三,整個學期保持穩定的交付速度。JBM Auto在六月強勢回歸,注冊了111輛,占其本季度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該公司共售出298輛,市場份額為14.2%。 曾經在印度電動巴士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塔塔汽車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登記了132輛(占6.3%),相比其在2024年的領導地位(當時登記了超過1400輛電動巴士),這一數字顯得較為平淡。 在新興制造商中,Pinnacle Mobility Solutions 憑借 126 輛的銷量獲得了關注,這些銷量幾乎全部是在六月份取得的。盡管在第二季度沒有出現,但 Aeroeagle Automobiles 在 2025 年初的幾個月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