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河南省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對接會在洛陽舉行,與會專家就進一步加強鄭洛兩地氫能產業互通互用、完善氫能生態展開了交流,聯動兩地氫能發展的戰略合作正逐漸明晰。
鄭洛全面開展合作,共創氫能產業生態發展
隨著我國雙碳戰略逐步推進,實現綠色能源轉型已經成共識,發展氫能等新興能源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和保證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舉措。燃料電池汽車作為氫能產業重點的支撐部分,在氫能產業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在河南省氫能產業布局和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中,鄭州在整車集成和多場景應用方面擁有基礎優勢,而洛陽在氫能供給和燃料電池關鍵部件金屬雙極板等領域具備優勢。用好鄭洛兩地獨特的產業優勢,積極推動雙方在燃料電池汽車整車、零部件、氫能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互聯互通,共享共用,打通兩地產業鏈共同合作機制,能夠催生1加1大于2的協作效果。
河南省汽車行業協會秘書長劉曉明在會上表示:“鄭州、洛陽共同作為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通過本次對接會,能夠實現互聯互通、共享共用的合作關系,積極貫徹省里‘豫材豫用’和‘產業鏈共同發展、優勢企業重點扶持’指示精神,有利于實現兩地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錯位發展、可持續發展。”
洛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牛剛也表示:“洛陽發展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有基礎,有優勢。洛陽作為國家燃料電池汽車‘1+5’示范應用城市群和鄭汴洛濮氫走廊的重要節點城市,愿意與鄭州等兄弟城市協同發展,合作共贏,也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全力推動鄭洛本地企業在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領域開展更深層次的城市交流合作,為全省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核心企業搭建交流平臺,共享技術成果
鄭洛兩地氫能產業的協同發展,離不開兩地相關企業的通力合作。隨著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鄭州城市群成功獲批,各地加氫裝備、燃料電池及關鍵部件生產企業不斷增加,雙方企業的合作已初見規模。
過去5年,以宇通為代表的鄭州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已與洛陽氫沄、華久氫能源等洛陽產業鏈企業在產能和零配件領域展開合作,其中宇通在洛陽累計采購額達15億元。未來5年,結合本輪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及城市卡車電動化,在兩地政府支持下,雙方產業鏈企業加大合作力度,預計未來5年累計采購額30億元,有效推動氫能產業的落地應用。
氫沄(河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志永,華久氫能源(河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傳斌以及洛陽新能源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小寧在現場分享了未來洛陽氫能產業鏈企業的發展目標,接下來洛陽本地企業將在當地政府和鄭州市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領導小組專家委員會的指導下積極和鄭州宇通等整車制造企業開展對接,共同助力鄭州城市群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目標的落實。
作為鄭州氫燃料電池整車企業代表,宇通集團也在大會上表達出對兩地企業協同發展的熱切期待。河南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研究院院長、宇通集團燃料電池專業首席工程師張龍海表示:“目前宇通已經布局了包括牽引車、自卸車、攪拌車、環衛車、物流車在內的全系氫燃料商用車產品,宇通氫能源商用車在各地累計運營已超過4000萬公里。經過13年研發積累,宇通已經取得了162項國家專利,形成相關標準45項。此次宇通將與洛陽產業合作伙伴、高校通過產學研合作,助力新能源、燃料電池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大會現場,氫沄、國宏、華久、交運、凱邁、河科大、中集凌宇、宇通等進行了河南省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鏈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未來各企業和機構將發揮各自在不同氫能生態循環環節的優勢,在產能投建、技術分享、零配件供應等多個維度達成合作。
未來,鄭洛雙方企業、機構將圍繞示范城市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任務,在洛陽市大力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的示范應用,提高洛陽市氫能制儲加運與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的技術水平,推動洛陽市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的發展,并針對整車、燃料電池系統和關鍵零部件等方面共同開展技術研究、產品開發、性能試驗等工作,共同申報國家及地方政府相關科技及產業扶持資助項目,為氫能行業培養和輸送高端人才。解決鄭州、洛陽當前存在的問題,促成鄭洛在燃料電池汽車整車、零部件、氫能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互聯互通,共享共用,豫材豫用,打通兩地產業鏈共同合作機制。
隨著城市群內更多成員展開協同合作,不僅有利于河南省汽車產業配套能力進一步提升,多城市聯動發展氫能未來產業生態也將逐步完善。鄭州市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領導小組專家委員會主任、鄭州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胡荃評價此次活動說:“洛陽和鄭州兩地發展氫燃料產業的優勢都非常明顯,我們要鞏固發揮優勢,讓優勢更優,同時補強薄弱環節,協同發展,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上海國際客車展獲悉,印度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注冊了2100輛電動巴士,與當年前五個月的1571輛相比增長了33%。這一增長勢頭,尤其是在6月份尤為強勁。 據政府公開數據,五家制造商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PMI Electro Mobility在半年排名中領先,交付了542輛電動巴士,市場份額為25.8%。其業績主要得益于春季月份的表現,僅4月和5月就貢獻了超過60%的總交付量。緊隨其后的是Switch Mobility,交付了503輛電動巴士(占24.0%),第一季度的表現穩定,在4月份短暫暫停后,6月份出現了強勁反彈。 Olectra Greentech以366輛(17.4%)的銷量位列第三,整個學期保持穩定的交付速度。JBM Auto在六月強勢回歸,注冊了111輛,占其本季度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該公司共售出298輛,市場份額為14.2%。 曾經在印度電動巴士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塔塔汽車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登記了132輛(占6.3%),相比其在2024年的領導地位(當時登記了超過1400輛電動巴士),這一數字顯得較為平淡。 在新興制造商中,Pinnacle Mobility Solutions 憑借 126 輛的銷量獲得了關注,這些銷量幾乎全部是在六月份取得的。盡管在第二季度沒有出現,但 Aeroeagle Automobiles 在 2025 年初的幾個月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