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沒有智能手機的乘客,杭州公交上線了新功能,老年人、中小學生和視障人士三類人群正常刷卡后,系統將通過關聯數據自動判別對應用戶的健康碼和48小時內核酸檢測情況。
也就是說,老年人、中小學生和視障人士這三類人群,今后乘坐公交將更便捷,只要完成48小時核酸檢測,上車后正常刷卡即可。
具體如何操作?
無智能機的老年人、學生和視障人士在完成48小時核酸檢測后,如需乘坐公交,可以持杭州通學生卡、學生市民卡、60-69歲長者卡、優待卡進行刷卡乘車。
刷卡后,刷卡機會自動核驗該卡對應用戶的健康碼和48小時內核酸檢測情況。
刷卡后會出現三類情況:
情況1
刷卡后,健康碼及48小時核酸狀態為正常,按常規刷卡即可,刷卡后會語音提示“愛心卡”或“敬老卡”等,與之前一樣,無需再憑“核酸已采憑證”。
情況2
刷卡后,健康碼若為非綠碼的乘客,在刷卡時會語音提示“鐺鐺鐺鐺”。
情況3
刷卡后,健康碼為綠碼但48小時內未做過核酸檢測的乘客,刷卡時會語音提示“過期條碼”。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第二、第三種情況,健康碼為非綠碼和48小時內未做過核酸檢測的乘客不可乘車。
乘客們在完成48小時核酸檢測后,乘坐公交時仍要做好個人防護,全程正確佩戴口罩,并按以下步驟乘車:
車下掃碼,上車亮碼
當大家進站乘坐公交時,請在上車前使用手機支付寶掃碼,并主動向司機出示核驗碼后上車。
若不具備手機掃碼條件
可通過杭州通學生卡、學生市民卡、60-69歲長者卡、優待卡刷卡查驗健康碼及核酸狀態后乘車。
全程正確佩戴口罩
乘坐公交時,市民乘客需要全程正確佩戴好口罩,嚴格遵守疫情防控規定,有序乘車。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