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李揚在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創新、綠色、數智、融合’引領高質量發展”分論壇上表示,冬天出行時,新能源汽車面臨很大問題。充電設施等還遠遠不足,要進一步增加充電樁、充電設施數量。
克服“里程焦慮”
李揚表示,交通是經濟的脈絡和文明的紐帶,聯系千家萬戶,聯系生產消費。從出行需求看,每天在中國跨區域流動人員大約有1.6億人次,運送貨物大概有1.5億噸;城市出行每天有2.8億人次,有1億人次乘坐公交車,8000萬人次乘坐地鐵,還有1億人次打車。
李揚介紹,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每年產量約為700萬輛,占世界新能源汽車產量的60%以上。在出行過程中,特別是冬天出行時,新能源汽車面臨很大問題。充電樁、充電設施、對新能源車緊急救援充電設備還遠遠不足。要進一步增加充電樁、充電設施,讓大家可以克服“里程焦慮”。
“綠色是我們的底色,無論是海運還是車輛電動化,甚至是民航,都要進行綠色轉型。”李揚表示,我國將圍繞綠色、數智、創新、融合的發展路徑,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為經濟發展提供“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目標。
數智發揮較大作用
“我國大的交通網里程數約為600萬公里,包括500多萬公里的公路、十幾萬公里的鐵路和十幾萬公里的水運航道。”李揚表示,“龐大的交通設施發展離不開創新。如果沒有創新,我國就不可能承載這么大規模的交通運輸。”
李揚介紹,目前,我國外貿運輸中的80%至90%是海運運輸,建設世界級、新型現代化港口重要性凸顯。例如,天津港目前已是完全自動化、數字孿生的碼頭。
“過去的碼頭工人吊裝集裝箱是非常辛苦的體力活,現在可以像操作游戲一樣。打造全數字化碼頭設施,數智發揮較大的作用。”李揚表示。
目前,中國路、中國橋、中國高鐵在世界范圍內已成為一張張亮麗的“名片”。國產C919大飛機和正在試運行的時速600公里磁懸浮高鐵等創新是世界一流的,也是我國自主創新的“新名片”。
新能源汽車對中國交通未來發展場景,李揚表示,可以形象地概括為有兩個“123”。國內出行的“123”指的是,大都市內1小時完成出行,城際之間2個小時完成出行,在中國主要的城市實現3小時覆蓋。貨運方面的“123”指的是,貨物在國內只需1天運到,中國周邊國家只需2天運到,全球主要國家實現3天內運到。“這是我們對未來描繪的場景。”李揚表示。
特別推薦:2024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2024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
上海國際客車展獲悉,印度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注冊了2100輛電動巴士,與當年前五個月的1571輛相比增長了33%。這一增長勢頭,尤其是在6月份尤為強勁。 據政府公開數據,五家制造商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PMI Electro Mobility在半年排名中領先,交付了542輛電動巴士,市場份額為25.8%。其業績主要得益于春季月份的表現,僅4月和5月就貢獻了超過60%的總交付量。緊隨其后的是Switch Mobility,交付了503輛電動巴士(占24.0%),第一季度的表現穩定,在4月份短暫暫停后,6月份出現了強勁反彈。 Olectra Greentech以366輛(17.4%)的銷量位列第三,整個學期保持穩定的交付速度。JBM Auto在六月強勢回歸,注冊了111輛,占其本季度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該公司共售出298輛,市場份額為14.2%。 曾經在印度電動巴士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塔塔汽車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登記了132輛(占6.3%),相比其在2024年的領導地位(當時登記了超過1400輛電動巴士),這一數字顯得較為平淡。 在新興制造商中,Pinnacle Mobility Solutions 憑借 126 輛的銷量獲得了關注,這些銷量幾乎全部是在六月份取得的。盡管在第二季度沒有出現,但 Aeroeagle Automobiles 在 2025 年初的幾個月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