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取快遞要跑老遠,現在公交車直接把快遞送到村口,方便太多咯!”近日,剛從城郊街東風地鐵公交站拿到快遞的李大爺笑著說道。嶄新的客貨郵專用車緩緩駛出站臺,以“客貨分離”的全新運郵模式,開啟了廣州公交客貨郵融合發展新篇章,為破解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難題按下加速鍵。
從化區作為廣州的后花園,地域廣闊,村鎮分布零散,農村物流長期面臨線網覆蓋不全、調度困難、末端服務薄弱等痛點。“快遞進村難,成本高,效率低,村民收寄件很不方便。”廣州公交相關負責人介紹。
隨著業務量增長,原有的“客貨混裝”模式逐漸難以滿足需求。為推動農村客運與郵政貨運深度融合,巴士集團增從片區新購置6輛純電動公交車作為客貨郵專用車,投放在運郵量大的從301、從906等線路運營。這些專用車利用車尾空間專門放置快遞包裹,實現獨立倉儲、客貨分離,大大提升了運輸的安全性和效率。
每天9:30和15:30,郵政人員將分揀好的郵件從物流集散中心運往郵件交接點,與客貨郵專車車長交接后,以固定發班模式運送至沿線各村郵站或代收點。
江埔街上羅村的農村郵政綜合服務站,是客貨郵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在這里,村郵站通過物流貨車和農村客運公交,實現了“網貨”和“土貨”的購銷雙向流通,既將城里的商品送到村民手中,又免費幫村民運送農產品出村。公交駕駛員任定坤表示,客貨郵模式不僅避免了資源浪費,還大幅縮短了村民的收寄件時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寄收農產品,減少了中間環節和物流成本,帶動了產業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上羅村的黃伯伯十分感慨,他說,交郵合作讓農產品有了銷路,自己可以更專心種植了。
截至目前,客貨郵項目已累計幫助村民運出農產品1萬斤,新投入的6輛專用車年運郵量預計將達到17.25萬件。巴士集團增從片區助力鄉村振興的這一有力舉措,讓快遞進村有了“落腳點”,山貨進城通了“專快線”,極大地滿足了農村群眾生產生活和消費升級的需要,實現了農村群眾、客貨郵各方受益。
上海國際客車展獲悉,印度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注冊了2100輛電動巴士,與當年前五個月的1571輛相比增長了33%。這一增長勢頭,尤其是在6月份尤為強勁。 據政府公開數據,五家制造商占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 PMI Electro Mobility在半年排名中領先,交付了542輛電動巴士,市場份額為25.8%。其業績主要得益于春季月份的表現,僅4月和5月就貢獻了超過60%的總交付量。緊隨其后的是Switch Mobility,交付了503輛電動巴士(占24.0%),第一季度的表現穩定,在4月份短暫暫停后,6月份出現了強勁反彈。 Olectra Greentech以366輛(17.4%)的銷量位列第三,整個學期保持穩定的交付速度。JBM Auto在六月強勢回歸,注冊了111輛,占其本季度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該公司共售出298輛,市場份額為14.2%。 曾經在印度電動巴士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塔塔汽車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登記了132輛(占6.3%),相比其在2024年的領導地位(當時登記了超過1400輛電動巴士),這一數字顯得較為平淡。 在新興制造商中,Pinnacle Mobility Solutions 憑借 126 輛的銷量獲得了關注,這些銷量幾乎全部是在六月份取得的。盡管在第二季度沒有出現,但 Aeroeagle Automobiles 在 2025 年初的幾個月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