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交通出行是游客關注的重點。為進一步推動威海城市旅游與公共交通深度融合,威海公交集團創新“公交+旅游”模式,推出一系列特色旅游線路,將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巧妙串聯,吸引眾多游客前來體驗。
“我們對旅游板塊進行了精準劃分,根據游客偏好和熱門景點分布情況,將城市劃分為‘北部海岸線’‘威海灣側海濱路一帶+南部海岸線’‘市區及近郊景點商圈’和‘周邊城市景點’四大板塊,打造了10余條定制線路,不僅串聯了沿途自然美景,還深入挖掘了人文內涵,為游客提供了一場場視覺與心靈的盛宴。”威海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為滿足游客個性化需求,我市開通點對點旅游線路。對于熱門的布魯威斯號和火炬八街等景點,開通了景區及城區直達“觀光一日游”;為進一步豐富市民游客的游覽體驗,開通了夜游威海定制觀光專線。
在車輛調配和裝飾方面,也下足了功夫。通過多種方式,確保觀光線路運力充足,并特別投入8輛全景、雙層觀光巴士,為游客提供更加舒適和獨特的乘車體驗。同時,結合沿途景區特色,對車輛進行了精心裝扮,讓每一輛車都能成為展示城市文化和特色的流動窗口。
此外,公交集團還打造了兩處特色游客集散中心,以半月灣觀光巴士停車場為起點,分別向西開通至火炬八街、小石島,向東開通至威高廣場、韓樂坊、那香海方向觀光游覽接駁車,最大限度將市區各景區、游客集散區覆蓋串聯;以劉公島碼頭為節點,根據游客需求,開通至各知名景區、商圈、城鐵(客運碼頭)等集散點的接駁(直達)線路,形成與半月灣相呼應的集散中轉點。
“從車站出來就能看到直達火炬八街、小石島的特色公交專線,真是太方便了,看得出來威海是很用心的。”來自湖南的游客李榮說。
此外,通過“自由定制巴士”微信小程序實現數字化管理,開通線上售票渠道,提升游客出行便捷性,并將本地特色美食、網紅打卡地等資源進行整合,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化、智慧化的出行選擇。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