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在廣州地鐵11號線赤沙滘站內,隨著最后一節鋼軌成功焊接,標志著廣州首條地鐵環線順利實現長軌貫通。地鐵新線建設的三大工程節點(洞通、軌通、電通),廣州地鐵11號線已完成兩個,線路將于今年年底開通。
截至目前,廣州地鐵11號線(火車站一琶洲一火車站)土建工程累計完成98%。
據廣州地鐵宣傳部溫美春介紹,地鐵11號線全長約44.2公里,全部采用地下敷設方式,串聯越秀、荔灣、海珠、天河、白云五個中心城區,全線共設車站32座,換乘站26座站,16座與既有線路換乘,是名副其實的“換乘之王”。線路開通后,能夠更好地將廣州地鐵線網串聯起來,對于整個城市的交通鏈接以及提升市民群眾交通體驗具有重大意義。
記者了解到,26座換乘站平均站間距1.38公里,線路串接琶洲、廣州東站、廣州火車站、白鵝潭(芳村)等軌道樞紐,與廣州地鐵1號線、2號線、3號線、5號線、6號線、8號線、10號線、12號線、13號線、14號線、20號線、廣佛線均設有換乘站,改善了中心區網格換乘條件,強化線網整體性,增加廣州重點建設地區的交通覆蓋,支持城市中調戰略,緩解中心區交通壓力的環形骨架線路。廣州地鐵11號線采用8輛編組A型車,列車最高運行速度80公里/小時。
截至目前,廣州地鐵11號線32座車站中,1座進行前期準備,2 座已開通,28座車站已封頂,1座進行土建施工;32個區間已全部貫通;赤沙車輛段及全線28座車站正在進行機電施工。
廣州地鐵11號線采用多項新材料新工藝
據了解,為降低地鐵列車運行的噪音,提升乘客乘坐的舒適度,廣州地鐵及施工單位中鐵二局、中鐵上海局等單位的建設者們開展了多輪技術研討,在軌道工程施工中應用了多項新材料、新工藝。“我們使用了嵌入式連續支承軌道,采用連續支承、彈性鎖固的設計理念,將鋼軌嵌入到整體道床中,改善了輪軌接觸關系,從源頭和傳播途徑上控制軌道和車輛的振動噪聲,這是一種‘主動減振+兼具降噪+絕緣+日常維養工作量小’的新型軌道系統”,廣州地鐵負責建設管理11號線的負責人王利軍說。
王利軍還表示,長軌貫通后,還將采用鋼軌預打磨技術,對正線線路鋼軌和道岔鋼軌進行“面部微調”,能夠有效的消除鋼軌表面缺陷,改善輪軌接觸,提高鋼軌表面平順度,避免鋼軌病害的過早出現,延長鋼軌使用壽命,提升了乘客乘坐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以上車站名為工程暫定名,標準站名應以市政府批準公布為準)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6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30條,運營里程11127.6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56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6.9億人次,進站量16.1億人次。6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1.8億人次,降低6.3%,同比增加0.7億人次,增長2.7%。6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17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降低3.1%,同比降低3.8%。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71條,運營里程9638.2公里,完成客運量26億人次,進站量15.5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087萬人次,進站量5401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4條,運營里程518.7公里,完成客運量987萬人次,進站量935萬人次。 本月新增運營里程149.3公里,新增運營線路4條,為寧波地鐵8號線一期、廣州地鐵10號線、廣州地鐵12號線西段和東段、廣州黃埔有軌電車2號線;新增運營區段7個,為沈陽地鐵1號線東延段、紹興地鐵1號線支線北段、南昌地鐵1號線東延段、南昌地鐵1號線北延段、南昌地鐵2號線東延段、重慶地鐵6號線東延段、天水有軌電車示范線二期。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