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踐行天津軌道交通綠色城軌發展行動方案要求,天津軌道交通集團積極推進大畢莊車輛段“分布式光伏+空氣源熱泵+能源智慧管理”多要素綠色低碳應用。日前,大畢莊車輛段通過碳排放核查及碳中和評估,取得了天津排放權交易所頒發的“碳中和證書”,成為天津軌道交通行業首個取得“碳中和”認證的車輛基地,充分展現了集團在綠色示范方面的引領作用,天津軌道交通在綠色升級轉型上邁出了堅實一步。
大畢莊車輛段位于6號線南孫莊地鐵站南側,占地面積37.5萬平方米,主要承擔6號線配屬列車的運營停放和日常運維任務。作為集團深入研究設備設施節能試點,大畢莊車輛段通過采取綠色能源替代、節能技術應用、智能化管理相融合的方式,實現年發“綠電”850萬kWh,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減少1.2萬噸,綜合運行費用減少90%,在節能低碳、降本增效方面交出一份優秀成績單。
分布式光伏發電照亮綠色出行路
軌道交通集團充分利用屋頂資源,在大畢莊車輛段分期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2022年9月底,建設完成5.83MWp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為華北地區軌道交通行業內規模最大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截至去年10月,該項目發電約850萬kWh,日最高發電量達2.9萬kWh。今年1月底即將完成二期5.2MWp工程建設,屆時光伏總裝機容量約11.03MW,預計年均發電量可達到1450萬kWh,完全滿足車輛段自身用電量需求,車輛段從能源端實現“零碳”排放,標志著天津軌道交通在綠色清潔能源供應方面再次取得階段性成果。
空氣源熱泵打造節能低碳典范
大畢莊車輛段引進空氣源熱泵技術,利用空氣中的熱量供暖,這種設備具有節能、環保、高效等特點,相比原有使用燃油鍋爐,僅供暖一項,基地每年綜合費用節省近1500萬元,二氧化碳排放減少5000余噸,極大地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碳排放。
能源管理系統引領智慧能源新時代
在應用綠色能源和高效節能技術的基礎上,大畢莊車輛基地建立了能源管理系統,對車輛段電能、水能加裝智能計量裝置,搭建實時監測和分析平臺,完成基地能源管理系統應用,并納入6號線能源管理平臺同步管理。能源管理系統實現了對基地用電、用水等能源消耗數據的分類、分項動態監測,為優化用能調度和調整用能策略提供數據支撐,進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實現能源消耗的精細化管理。
多措并舉助力碳中和目標實現
在積極落實“雙碳”目標的道路上,天津軌道交通集團不僅在光伏綠電、熱泵技術應用方面取得成效,還積極拓展車輛輕量化技術、節能型行車組織模式、風水聯動技術等多項節能舉措,打出一系列節能減碳“組合拳”。
未來,天津軌道交通集團將以天津軌道交通綠色城軌發展行動方案“17611”發展藍圖為主線,著力推動七大綠色城軌發展行動,促進科技創新驅動節能降碳、示范建設引領綠色發展,全方位全過程推動天津城軌綠色升級,為實現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踐行天津市“十項行動”,落實“三量”工作要求做出更大努力。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6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30條,運營里程11127.6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56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6.9億人次,進站量16.1億人次。6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1.8億人次,降低6.3%,同比增加0.7億人次,增長2.7%。6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17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降低3.1%,同比降低3.8%。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71條,運營里程9638.2公里,完成客運量26億人次,進站量15.5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087萬人次,進站量5401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4條,運營里程518.7公里,完成客運量987萬人次,進站量935萬人次。 本月新增運營里程149.3公里,新增運營線路4條,為寧波地鐵8號線一期、廣州地鐵10號線、廣州地鐵12號線西段和東段、廣州黃埔有軌電車2號線;新增運營區段7個,為沈陽地鐵1號線東延段、紹興地鐵1號線支線北段、南昌地鐵1號線東延段、南昌地鐵1號線北延段、南昌地鐵2號線東延段、重慶地鐵6號線東延段、天水有軌電車示范線二期。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