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初的日均2萬人次到現在的日均17萬人次,這是被譽為“中國高鐵第一站”的北京南站所書寫的中國速度。15年間,京津城際列車車次不斷加密、運能不斷提升,從最初的47對到現在的128對,從最短發車間隔15分鐘到最短發車間隔3分鐘,成為中國交通運輸領域的一張亮麗名片。
從“和諧號”到“復興號”,高鐵見證了時代的變遷,改變了人們的時間和空間概念,更跑出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速度。
見證中國鐵路發展歷程
作為我國第一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代表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鐵站,北京南站集鐵路、地鐵、城市鐵路、公交、出租等五種交通方式于一體,擔負著京滬高鐵、京津城際等高速鐵路列車的始發終到任務,服務京津冀、通達滬寧杭、連接皖贛閩,不僅見證了中國高鐵發展歷程中的諸多首次,也肩負著促進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的使命。
今年8月1日,京津城際開通運營15周年,也是北京南站開站15周年。建站15年來,車站累計發送旅客4.51億人次,2023年6月22日單日發送旅客達23.9萬人次,創建站以來歷史新高。
京津城際車隊列車長張瑩正在服務旅客 馮凱/攝
與此同時,京津城際也同北京南站一樣成為了時代變遷的親歷者。開通前,京津城際列車乘務人員對于高鐵服務“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走過了一條從無到有的開辟之路。經歷幾個月的試運行、無數次作業標準和服務細節的研究探索和六七十輪的培訓,京津城際的乘務員不負眾望打響了第一槍。服務奧運會、達沃斯、世界智能大會等大型活動,先后迎接多國政要、60多個國家和地區、5000余人次體驗考察,乘坐京鐵城際、感受高鐵速度已經是來賓們行程單上的“保留曲目”,先進的服務理念也不斷被業內借鑒創新,成為國際鐵路交流平臺上不可或缺的一環。
推動“軌道上的京津冀”高速發展
為更好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今年6月15日,京津城際列車部分車次采用重聯或長編動車組列車,北京南站京津城際始發總運能達到8.5萬人,相比于之前的運行圖來說,運能增加1.4萬人,增幅達到20.5%。重聯列車覆蓋通勤高峰時段,有效提高了每周早晚通勤高峰時期的運能,同時全天分散到達天津站和天津西站,讓旅客有更多出行選擇,減少市內交通換乘時間,不僅讓半小時交通圈成為了現實,更進一步推動“軌道上的京津冀”快速發展。15年間,京津城際列車車次不斷加密、運能不斷提升,已經可以從每日運送4.9萬人次變成現在的日運送量15萬人次。
據北京南站客運車間黨支部書記張曉介紹,為了縮短旅客檢票進站時間,北京南站在高峰時期常態化開啟地下一層京滬高鐵和京津城際4個快速進站廳,并根據客流情況動態延長調整開關廳時間,最大程度滿足高峰時段旅客快速便捷進站乘車需求。
但是,對于往來京津冀需要“換乘”交通工具的乘客來說,高鐵又如何滿足他們多樣化的出行需求?2012年12月26日,京廣高鐵全線貫通投入使用,次年3月6日,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高鐵候機樓正式投用,為石家莊機場空鐵聯運旅客提供中轉服務。高鐵帶來的不僅僅是京津冀經濟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還推動著京津冀世界級機場群建設的步伐。
目前,正定機場站共有高鐵31車次,空鐵聯運服務輻射至機場周邊北京、天津、保定、邯鄲、邢臺、太原、陽泉、鄭州等京廣和津保、石太高鐵沿線上的30余個地區,旅客流向覆蓋石家莊機場通航的70余個城市。從2012年石家莊機場推出空鐵聯運業務以來,空鐵聯運旅客運輸量持續增長,已累計保障旅客運輸達到700余萬人次(含石家莊站、正定機場站),連續五年在機場旅客吞吐量中的占比達到10%以上,讓“軌道上的京津冀”交通骨骼愈發完善,進一步促進了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自由流動,促進“京津冀一體化”均衡發展。
感受最美鐵路溫馨之旅
提高效率的同時是細致入微的服務。記者在北京南站看到,站內各項愛心舉措和便民服務也讓旅客在體驗速度的同時感受到溫度。據北京南站客運車間客運值班員郝秀冉介紹,為更好服務重點旅客,北京南站持續優化重點旅客候車空間,設有“四區一室”,打造軍人和重點旅客一體化候車區,設置母嬰哺乳室和兒童娛樂區,得到旅客的一致好評。與此同時,醫療服務點內配備的“百寶箱”為旅客提供免費基礎醫療服務,確保應急使用;“溫馨提示卡”和“便民彩條”為重點旅客提供以不同顏色區分的去往北京各大火車站詳細交通方式的小彩條,便于轉乘旅客快速到達始發車站;而“呼叫鈴”則為單獨旅行的殘障旅客提供便攜式呼叫器,保障重點旅客出行順暢溫馨便捷。
在唐山站,便民舉措也在不斷完善。根據季節特征,唐山站隨時補充完善醫藥箱藥品、輪椅、擔架等設施物品,定期檢查重點旅客服務設備設施,加強巡視檢查。秉承用心讓旅客感動的服務理念,利用服務單流轉系統接受重點旅客預約及遺失品查找服務,為旅客提供重點旅客接、送站服務,并利用崗點聯控為旅客快速找尋遺失品。
夜幕下的唐山站北京鐵路局供圖
在位于天津的寶坻站,“京鐵愛心”服務品牌正不斷延伸拓展服務內容和理念。針對“中秋、國慶”客流較大、換乘旅客較多的實際情況,站臺工作人員加強宣傳,在組織完旅客乘降后,引導換乘旅客不出站直接到候車廳候車;針對暑期降雨惡劣天氣情況,指派專人在候車廳進站閘機口進行驗票,引導旅客直接到候車廳等候;特別關注晚上最后一趟列車,加強晚間閉站前巡視,發現“老弱病殘孕”、獨自出行年輕女性在外候車旅客,延長閉站時間,并陪同旅客到候車廳等候接站,溫暖旅客回家路。
全方位的高鐵服務網絡不斷提升旅客出行體驗,締造品質旅程,也讓京津冀的聯系愈發緊密。國鐵集團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京津冀三省市鐵路營業里程達10933公里,其中高鐵2575公里,實現鐵路對20萬人口以上城市全覆蓋,高鐵覆蓋京津冀所有地級市,快速推進半小時、一小時城際交通圈,“雙城生活”成為現實。
隨著一趟趟銀色長龍疾馳而過,中國高鐵正用不斷刷新的速度和持續守護的溫度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讓全世界旅客看見中國鐵路美麗的樣子。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