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上午,隨著國產大直徑盾構機“江城先鋒號”從國博中心南站始發,武漢地鐵首條環線——12號線正式開啟穿越長江之旅。
武漢地鐵12號線全長59.9公里,是全市首條地鐵環線,也是國內最長的城市地鐵環線,串聯起全市7個中心城區。施工中,12號線將五次“穿江過湖”。其中,兩次穿越長江,一次穿越漢江,還將下穿沙湖和墨水湖。武漢軌道交通12號線建設運營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陳海勇介紹,今天始發的區間是五次“穿江過湖”中的首次過長江,標志著12號線已經進入了開始進入穿江過湖、攻堅克難的新階段。
中鐵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介紹,不同于以往的地鐵隧道建設,12號線越江段隧道設計為“單洞雙線”,即穿鑿一個隧道,就能同時容納左、右雙線地鐵列車并排通行,由國產大直徑盾構機——“江城先鋒號”勇擔重任。這臺盾構機整機重達2900噸,總長約105米,由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與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研發制造,在武漢生產組裝。這也是武漢地鐵建設史上首次采用國產大直徑盾構下穿長江。
施工方中鐵隧道局該項目技術負責人介紹,12號線越江隧道所處位置平均水深35米,最大埋深51米,掘進線路呈“V”字型,泥巖地層比例過半,特別容易出現渣土在盾構機泥水倉內滯排、結泥餅等現象。為了解決這些難題,“江城先鋒號”盾構機采取有針對性的創新設計。中鐵隧道局武漢軌道交通12號線江北段土建1標項目機械總工王世強介紹:“我們把這個刀盤設計成專業的軟土刀盤,來切削泥巖。切削完之后,把刀盤的開口率設計到較大的一個開口率。原來常規的刀盤開口率大概在 25%-28%,我們的盾構機設計到39%,更大的一個開口,來保證泥巖盡可能少地粘結到刀盤上。”
地鐵12號線是武漢市第五條穿越長江的地鐵隧道。國博中心南站-凌吳村站區間盾構越江始發后,另一區間丹水池站-科普公園站,預計于6月底開啟越江之旅。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6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30條,運營里程11127.6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56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6.9億人次,進站量16.1億人次。6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1.8億人次,降低6.3%,同比增加0.7億人次,增長2.7%。6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17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降低3.1%,同比降低3.8%。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71條,運營里程9638.2公里,完成客運量26億人次,進站量15.5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087萬人次,進站量5401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4條,運營里程518.7公里,完成客運量987萬人次,進站量935萬人次。 本月新增運營里程149.3公里,新增運營線路4條,為寧波地鐵8號線一期、廣州地鐵10號線、廣州地鐵12號線西段和東段、廣州黃埔有軌電車2號線;新增運營區段7個,為沈陽地鐵1號線東延段、紹興地鐵1號線支線北段、南昌地鐵1號線東延段、南昌地鐵1號線北延段、南昌地鐵2號線東延段、重慶地鐵6號線東延段、天水有軌電車示范線二期。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