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由中國交建參與“投建運”的天津地鐵11號線一期工程首列電客車在七經路車輛段成功入軌試車,標志著項目建設實現里程碑式跨越,運營籌備工作步入新階段。
在各方的共同見證下,首列“中交藍”電客車啟動。地鐵11號線一期工程共配屬電客車23列(由中車唐山公司提供),為6節編組四動兩拖B型列車,最高時速80公里,列車車身采用目前業內最先進的激光焊技術,表面光潔如鏡,車內內飾采用風箏元素,融合天津文化與“中交藍”色調,沉穩中彰顯活力。
為進一步提高運營服務質量,地鐵11號線電客車廣泛選用了減震降噪新材料,配合先進的智能運維診斷系統,可有效提升列車運行的安全性和乘客乘坐的舒適性。電客車技術管理負責人周興祥介紹:“為了滿足現場調試,第一批會到5列電客車,咱們現在看到的這是第1列車,從下周開始,基本每周會到1列。預計5月底之前到15列。”
中交(天津)軌道交通投資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盛治水介紹,天津地鐵11號線一期工程PPP項目線路全長22.6公里,共設置21座車站,通車后,將覆蓋天津中心城區重點發展地區,是實現將中心城區與海河中游地區有效連通起來的重要通道,是天津市東西發展方向上重要的軌道交通線路,對于中心城區、海河中游地區乃至天津市軌道交通系統規劃以及城市發展戰略的實現都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同時地鐵11號線也是天津市與中國交建響應國家“京津冀一體化”戰略,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以來合作落地的重點項目。
接下來,天津地鐵11號線一期工程將進行冷滑、熱滑、動車調試等工作,向年內東段建成通車運營目標不斷邁進。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6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30條,運營里程11127.6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56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6.9億人次,進站量16.1億人次。6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1.8億人次,降低6.3%,同比增加0.7億人次,增長2.7%。6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17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降低3.1%,同比降低3.8%。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71條,運營里程9638.2公里,完成客運量26億人次,進站量15.5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087萬人次,進站量5401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4條,運營里程518.7公里,完成客運量987萬人次,進站量935萬人次。 本月新增運營里程149.3公里,新增運營線路4條,為寧波地鐵8號線一期、廣州地鐵10號線、廣州地鐵12號線西段和東段、廣州黃埔有軌電車2號線;新增運營區段7個,為沈陽地鐵1號線東延段、紹興地鐵1號線支線北段、南昌地鐵1號線東延段、南昌地鐵1號線北延段、南昌地鐵2號線東延段、重慶地鐵6號線東延段、天水有軌電車示范線二期。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