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全市擴大有效投資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全力打好抓項目擴投資攻堅戰,我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2月8日,市域鐵路象山線又迎新進展——象山港跨海大橋南側主橋正式動工。
據悉,2023年寧波軌道交通將加快推進6、7、8號線及市域鐵路象山線、慈溪線,3號線二期,1、4號線延伸段等建設,迎來“八線并進 全面放量”新局面,新線在建里程突破250公里,全年計劃重點工程投資260億。目前,象山線已實現大徐站、橫溪站、塘溪站、人民廣場站、大目灣站、小洋江站等多站點開工,今年計劃實現全面開工。
國內首座市域(郊)鐵路跨海大橋
現場,“水欣麒”1號打樁船在多艘護航船只的配合下展開作業,一根長57米,直徑3.5米,重約145噸的鋼護筒被精準的沉放到指定位置并緩緩打入海底,標志著市域鐵路象山線象山港跨海大橋南側主橋開始海上施工作業。
市域鐵路象山線工程鏈接寧波城區與象山縣,全線長約61.45千米,共設10座車站。其中象山港跨海大橋全長8.26千米,跨海段橋梁長6.24千米,陸域橋梁2.02千米。橋梁自南山隧道(不含)開始,于甬莞高速象山港大橋東側50米并行跨象山港進入象山境內,終于象山縣賢庠鎮小蔚莊附近。建成后,象山港上將有兩座并行架設的橋梁,一座通行汽車,一座飛馳軌道交通列車。
據悉,作為國內并行既有線最大跨徑橋梁及國內最大跨度組合式鋼箱梁鐵路斜拉橋,該項目是國內首座市域(郊)鐵路跨海大橋,其中純鐵路斜拉、鋼箱梁斜拉橋主跨、無砟軌道橋梁主跨、并行既有線橋梁主跨等多個技術在國內乃至世界橋梁建設領域有望實現新突破。
全力打好抓項目擴投資攻堅戰
象山港跨海大橋是市域鐵路象山線的控制性節點工程。由于該項目報批涉海、涉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等程序,審批層級更高、流程更復查、周期更長,開工前置專題工作難度更超以往。市域鐵路象山線大橋現場管理人員李昂告訴記者:“前期,我們細化各項工作,實現任務進度全面管控。在扎實做好相關專題工作的同時,加強與市級有關部門合作,僅用20天完成象山線防洪評價方案批復,用海審批較常規周期縮短了1個月以上,保障了工程開工建設。開工后,我們將緊盯工期目標不動搖,把任務分解到季、落實到月、安排到周,節點化、清單化推進。”
多措并舉克服海上施工難題
海上施工作業建設環境惡劣,象山港跨海大橋建設面臨諸多挑戰。多變的氣象水文條件以及有限的作業時間與空間,導致該項目施工組織難度大、施工安全風險高、年均有效作業時間較短。寧波海事局寧海海事處副處長張占東介紹:“受臺風、寒潮、濃霧等氣象海況及沿海風浪大小影響,項目施工難度較大,安全風險較高;新建橋梁距離既有橋梁僅50米,施工船機設備類型多,船舶作業時易受兩側航道及既有橋梁影響,拋錨空間受限,施工組織難度較大。”
為保障海上作業順利推進,海事部門將安排專人實時對接工程動態,重點掌握開工日期,作業階段,施工船舶等信息。同步開展遠程初篩、現場專攻等檢查,出動執法人員及海巡艇開展施工水域巡航巡查,密切關注氣象海況,及時播發預警預控及安全提醒信息。
在施工過程中,寧波軌道交通也將結合項目實際建設條件,針對性地從施工工藝、船機設備選型及臨建方案等采取相應措施,盡可能地減少或規避相應環境風險,做好各種條件下的應急預案,確保海上作業安全有序。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6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30條,運營里程11127.6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56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6.9億人次,進站量16.1億人次。6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1.8億人次,降低6.3%,同比增加0.7億人次,增長2.7%。6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17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降低3.1%,同比降低3.8%。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71條,運營里程9638.2公里,完成客運量26億人次,進站量15.5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087萬人次,進站量5401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4條,運營里程518.7公里,完成客運量987萬人次,進站量935萬人次。 本月新增運營里程149.3公里,新增運營線路4條,為寧波地鐵8號線一期、廣州地鐵10號線、廣州地鐵12號線西段和東段、廣州黃埔有軌電車2號線;新增運營區段7個,為沈陽地鐵1號線東延段、紹興地鐵1號線支線北段、南昌地鐵1號線東延段、南昌地鐵1號線北延段、南昌地鐵2號線東延段、重慶地鐵6號線東延段、天水有軌電車示范線二期。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