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隨著一線亮光透出土層,臨清高速上軍楞隧道右幅順利貫通,為年度通車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參建員工慶祝隧道順利貫通
臨清高速公路是“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通道連接線,是中緬國際陸路大通道高速公路云南境內的最后一段,路線起于臨滄市城東舊寨,止于中緬邊境清水河口岸。中鐵十四局四公司承建標段全長8.82公里,橋隧比82%,采用雙向四車道標準建設。
上軍楞隧道位于云南省臨滄市耿馬縣境內,其中上軍楞隧道右幅,全長2494米,最大埋深346米,該隧道整體地質條件極其復雜,其中V級圍巖占比高達70%,施工難度極大。隧址處于南汀河斷裂帶和汗母壩活動斷裂的交匯部位,區域構造運動強烈,有軟、散、弱、蠕變特性。
自2018年11月開工以來,溜塌、坍塌、涌水、軟巖大變形等各種地質災害頻發,施工難度大、風險高,給項目施工帶來極大挑戰。
“隧道受構造影響,圍巖的蠕變性極強,兼之圍巖的軟、散、弱的特性,從而造成軟巖大變形單點變形量達1.2米,連續變形區段長達300米。”項目負責人馬祥磊介紹,“即便我們采用了雙層大型號型鋼鋼架進行支護,部分段落的型鋼鋼架依然變形、扭曲,在以往的公路隧道中,實屬罕見。”
為解決上軍楞隧道施工難題,項目部多次邀請專家組到現場進行踏勘,公司工作組長期蹲點,各級專家多次到施工現場一線解決難題,助力項目攻堅。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術才、中國公路學會隧道工程分會理事蔣樹屏等為代表的專家團隊對現場實地勘探考察后,對上軍楞隧道提出建設性意見,為后續施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經過各級專家的多次論證和現場辦公,對隧道圍巖類型進行了定性,并結合隧道初支監控量測變形速率和變形量,制定了具體的開挖和支護方案,調整了初期支護參數,加大了二襯邊墻拱座,增加仰拱矢跨比,有效解決了上軍楞隧道軟巖大變形施工難題。
臨清高速全線建成通車后,將實現與墨臨高速、昆曼國際大通道相接,通達中緬清水河邊貿口岸,加強云南與東盟國家互聯互通,極大改善云南臨滄邊境地區交通基礎設施條件、滿足項目沿線區域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助力云南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架起中緬經濟高速走廊,對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6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30條,運營里程11127.6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56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6.9億人次,進站量16.1億人次。6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1.8億人次,降低6.3%,同比增加0.7億人次,增長2.7%。6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17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降低3.1%,同比降低3.8%。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71條,運營里程9638.2公里,完成客運量26億人次,進站量15.5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087萬人次,進站量5401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4條,運營里程518.7公里,完成客運量987萬人次,進站量935萬人次。 本月新增運營里程149.3公里,新增運營線路4條,為寧波地鐵8號線一期、廣州地鐵10號線、廣州地鐵12號線西段和東段、廣州黃埔有軌電車2號線;新增運營區段7個,為沈陽地鐵1號線東延段、紹興地鐵1號線支線北段、南昌地鐵1號線東延段、南昌地鐵1號線北延段、南昌地鐵2號線東延段、重慶地鐵6號線東延段、天水有軌電車示范線二期。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